故乡旧貌换新颜 年后离家带走的是“新乡愁”

25.02.2015  12:34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乡,是我们永远的根。回家,是过年不变的主题。春节,你回老家过年了吗?有没有到家乡的土地上去走一走,有没有看到什么新变化?在本报记者眼中,家乡新年新气象,变化大、亮点多,我们带着乡愁回老家过年,带走的是一份新乡愁。

  新乡愁,缘于对家乡新变化、新风貌的由衷赞美,今年不一样,明年会更好!

  “回家的路”多了宽了

  “回家的路,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刘德华在央视春晚这曲《回家的路》令人动容。今年回乡过年,我眼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这“回家的路”。

  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赣江之滨生米镇,原属新建县管辖,2012年成为红谷滩新区版图。如今,这里成为在建的万达文化旅游城“主场”,集镇周围耸起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座新城已初见雏形。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条条新路围绕其中,曾经“一条路通南北”的生米镇真正有了“路网”。

  以前回生米镇过年,只有一条路——出新建县城走320国道,前行10公里左右拐入一条县道,再走10公里才能进生米街,县道崎岖狭窄,全程40分钟。今年回家过年,我和很多生米老乡一样,选择走南昌西客站附近的九龙大道——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道,宽96米,双向12车道。而在生米大桥一侧,还有另一条同样宽阔的道路可直达生米镇。

  一路坦途,一路欢笑。大年三十下午,开车载着家人从新建县城出发,不到20分钟就进了生米街。走在九龙大道,心情如同这条宽阔大道般奔放。回首来时“”,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家乡的变化。就在这两年,老家由集镇变新城,今年回家的路多了、宽了,明年回家的路还会更多、更宽,我衷心祝愿家乡父老都能奔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金路遥

  村里有了保洁员 环境更美了

  我的老家在安义县青湖洲兴福村。

  往年春节回家,记忆最深的总是房前屋后的“红色垃圾”——燃放后的鞭炮、烟花纸屑等堆满了一层又一层,祠堂前的池塘里也漂浮着,到处都是。今年回家过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遍地的垃圾不见了,村子也更漂亮了。

  往年在老家,大年三十凌晨4时,村里锣声都会准时响起,这是提醒村民们该去村祠堂祭祖了。此时,每家每户提上大红香烛和烟花爆竹来到祠堂燃放。今年却不一样了,村民们都空手而来,由村里统一燃放几挂大鞭炮。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热闹响声,但村里的军鼓队、腰鼓队这时轮番上演,一样的喜庆欢腾,还减少了空气污染和遍地的垃圾。

  家乡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过年。

  我在家时,正巧碰上村干部上门收“保洁费”,每家每户一百元。村里怎么也要收保洁费了?一打听才得知,原来从去年开始,村里就配置了保洁员,全村120户人家的垃圾,有专门的保洁员来处理了。村民只要把家里的垃圾统一倒在门口的垃圾桶里,一大早,保洁员就会挨家挨户地收集,然后蹬上三轮电动车,把垃圾送到离村数百米之外的填埋场。

  村支书说,自从村里配置了保洁员,家乡环境确实好了。村前池塘的水质更加澄清,水泥马路也更加干净整洁。村民们也感慨地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环境也要跟上,一年花上一百块钱,就能享受城里人一样的保洁服务,值!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陈文秀

  年夜饭桌上 农家蔬菜抢手 青菜连上三盘

  年三十,我的老家都昌县万户镇热闹非凡。下午,家家户户由男丁家长捧托盘(放福礼、雄鸡、鲜鱼、酒饭及刀、筷餐具)到祖厅香案,集中祭天拜祖。年长者列前排,后拥子孙层层,一拜天神,二拜地公,三拜列祖。还福过后,各户燃爆关大门,全家团聚吃年饭。

  过去,一家老小最稀罕大鱼大肉,如今,从外地返乡的人更钟情农家蔬菜。在不少村民家中,自家菜园种植的小青菜最抢手, 在一些家庭的年夜饭餐桌上,小青菜甚至连上了三盘。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冯训太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