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向:扶贫项目缘何给农民帮倒忙

18.06.2015  12:39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6月17日《半月谈》)。

  对贫困地区国家历来没有忘记,不管重视程度还是投入力度都令非贫困地区垂涎三尺,如:有的获得国家贫困县大书特书进行祝贺,媒体曝光的诸多所谓的“经济百强县”仍然戴国家贫困县的帽子等等。

  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巨额资金促产业发展,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贫困地区的土地大部分都比较贫瘠,而且贫困村农民知识水平、素质达不到产业发展的要求,这种做法脱离了实际。而且也严重违背市场规律: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让当地农民大规模种植某一农作物可以依令种植,可是政府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没有任何话语权更无法体现政府的初衷全凭市场变化,使不少种植养殖户血本无归多年缓不过劲来,扶贫反而帮了倒忙犹如在伤口上又撒了把盐。显然这种结果与国家扶贫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得不说的是在土地上做文章收入并不高,而且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还贫困群众滑向了深渊,应跳出土地做文章。现在事业单位领导都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猎选,扶贫的思路还有什么不能改革的。为此,一方面,要加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持,使群众出行不再难、耕地旱涝能浇;另一方面,组织适龄人员外出打工并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技能需求的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必竟一个月的务工收入顶几亩地收入,可以说劳务输出是短平快的扶贫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