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晶科能源,传统与新兴产业的突围

13.05.2015  19:23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最富创造力的主体,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既定战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会上强调,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不断兴起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热潮,为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台从今天(5月12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兴起非公经济发展新热潮》,今天请听第一篇《方大特钢、晶科能源,传统与新兴产业奋勇突围》,由江西台记者占伟采写。
一家是传统产业的代表,方大特钢正在全力应对产能过剩的洗礼;一家是新兴产业的龙头,晶科能源已经走过“寒冬”顽强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这两家非公企业今年一季度数据却让人刮目相看,方大特钢营业收入20.36亿元,在全行业排名第一;晶科能源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出录音:“钢价一个月跌了400块(每吨),跳楼式的。钢价跌成这个样子,你说谁囤呢?加上新开工面积很低,需求量不足。”)
回想钢铁行业的这几年的行情,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飞鸣用两个字“惨烈”来形容。在全行业如此萧条的情况下,方大特钢一季度营业收入能排名第一,谢飞鸣归结于公司从“炒大锅饭”到“炒小菜”的重大转型(出录音):
往常我们是‘炒大锅饭’,一批5万吨、10万吨出去。那么现在500吨、600吨我也要做,市场需要什么我给什么,做到速度反应快一点,小步快跑。
与方大特钢正经历着产能过剩的严冬不同,我省光伏产业的龙头,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已经感受到了春日太阳升起的温暖。公司新闻发言人钱晶告诉记者,从2013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后,晶科能源已经逐步度过了困难期,2015年又实现了开门红(出录音):
第一季度是满产状态,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第三季度的中下旬了。
虽然两家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但是作为非公经济的代表,他们的感受却相似(出录音):
银行金融方面对钢铁企业的支持,从去年4、5月份开始,变的非常的严厉。
同样一个条件下,融资成本可能要比国企或者央企远高出好多点,那么你的起跑线就落后了很多。
应对复杂环境,企业必须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飞鸣根据钢铁行业的现状,提出去低端化,走中高端路线(出录音):
别看中国钢铁产能10多个亿,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二,但是三分之二的钢种还不过关,我们的战略就将来要做特钢,特别是卫星、天线、飞机等等都是要特钢的。
晶科能源的发展理念则是所有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较早的海外制造布局让企业在应对贸易壁垒时能进可攻,退可守。新闻发言人钱晶(出录音):
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是我们的策略,也就是利用当地的销售和服务团队,迅速建立起能更好的贴近和服务当地客户的一支local的队伍,就是全球的策略。
遵循各自的发展战略,晶科能源已逐步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阴影下走了出来,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在西班牙,英国,阿联酋,约旦等12个国家建立了销售点,并拥有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出录音):
我们的平均毛利率在20%以上,这个数字不管是全球还是国内来讲,光伏制造企业是全行业第一的。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飞鸣则认为,钢铁行业最困难的“剪刀差”时期还没有到来,经历了“剪刀差”能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是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的脊梁(出录音):
做同样的东西比别人更精、更细致,质量更好,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活下来就是胜利”,成为一些行业的口头禅。传统产业谁能率先突围?我们认为,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带来的现实压力,其实也是企业的“试金石”,谁能在逆境中率先创新求变,抓住新兴技术助推产业转型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大浪淘沙,能多次经历磨砺,不仅能坚强活下来,而且能愈挫愈勇、凤凰涅磐的企业,才是未来中国企业的支柱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