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方志敏精神”宣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01.12.2015  09:32

      11月28日下午,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在我校开展了“弘扬方志敏精神”的宣讲报告会。宣讲团顾问、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女士,研究会副会长、宣讲团团长陈忠先生,宣讲团副团长唐东平教授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金海主持。
    方梅在宣讲中从四方面介绍了她的父亲。第一,她简述了方志敏烈士的生平:方志敏烈士,1899生于江西弋阳,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参与创建江西的党﹑团组织;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领导农民运动,建立农民自卫军,爱国爱人民是他人生的信条;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他在入狱的半年时间里,创作了十万字的爱国主义诗歌和文稿,最后他拒绝投降视死如归,最终为革命牺牲。第二,她具体讲述了方志敏烈士在革命期间所做的生与死的决策。方奶奶说,他的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家庭,跟我们无数人一样渴望着生。她讲了方志敏烈士与其妻子相识相爱的故事,并展示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在与敌人对抗期间,方志敏烈士为掩护大部队踪迹不被发现,用布条堵住了自己刚出生的小儿子哭哭啼啼的嘴,使得孩子不幸夭折。在他被捕时,方志敏烈士依然坚信中国共产党,不肯屈服,毅然选择了死亡。第三,方梅女士说起了他们家的传家宝。方志敏烈士一生清贫,为人民服务,一条毛毯就是其少得可怜的财产。后来几经流转,落到方奶奶手里,被改成了一件大衣,从此成为了他们的传家宝。第四,她赠送给我们一段话:“大学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方梅女士四岁时,父亲牺牲,母亲入狱,她由养父养大,十八岁开始识字,退休后开始写书记录父亲的事迹,在纪念方志敏烈士诞辰100周年时,她走进人民大会堂,亲手将终稿交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手里。
    陈忠教授讲述了他研究方志敏烈士的心路历程,从五个方面解读了《可爱的中国》:一爱中国富饶宽阔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要感恩养育我们的土地,并坚持维护我国的土地不可分割。二爱中国勤劳勇敢的人民。我们要爱这个土地上的每一个份子,没有阶级,没有贫贱,不仅要爱活着的人,也爱死去的人。三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不衰,力求勤劳节俭。中华文化讲究德育,要求从个人品性出发并付出行动。四爱中国深厚积淀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我们要为国求学,努力拼搏。五爱中国繁荣昌盛的理想。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结合构成了家国意识,我们追梦圆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信条。
    陈忠教授充满激情的演讲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随后,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陈忠教授一一认真解答,并勉励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条件,好好学习,心中有祖国。(文/曾琪 郭晓雨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