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给兵马俑留言:我还会回来的!

06.12.2013  20:16

  “银幕硬汉”阿诺德·施瓦辛格应陕西卫视“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文化论坛之邀,首次实现了自己的古城西安之旅。除了参观兵马俑、品尝特色小吃,施瓦辛格在陕西卫视“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节目录制现场,与对谈嘉宾导演张纪中、文化学者肖云儒共论英雄这一话题。

   现场

   施瓦辛格赞曼德拉是第一英雄

  施瓦辛格是前晚乘坐私人飞机抵达西安的。他此次西安之旅的首站是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昨日清晨太阳初升,施瓦辛格一行就来到位于临潼区的秦兵马俑。在来华之前,施瓦辛格就曾透露自己对这一蜚声海外的秦朝军阵十分感兴趣,在参观中,宏伟的兵马俑坑让施瓦辛格惊叹不已,他在仔细聆听着讲解的同时,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他在兵马俑还以自己那句经典台词留言:“I will be back”。

  下午,施瓦辛格现身陕西卫视“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节目录制现场,虽是第五次来华,但初次来到西安并参观兵马俑的经历让施瓦辛格十分难忘,他表示自己无论以怎样的身份,都乐于从事中美两国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

  施瓦辛格因《终结者》、《真实的谎言》等影片确立了在影迷心中的英雄形象,他个人也往往被看做是美国式英雄的代表,论坛自然以“英雄”为题展开。“你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但是你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你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施瓦辛格通过自己担任加州州长期间的切身经历描述起自己心中的英雄概念。他讲到一位普通的市民在看到火灾现场时,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救人,这就是英雄。“我觉得这种英雄主义跟本身的身体是否强壮没有关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你有这个勇气去做一些事情,你就可以成为英雄。”施瓦辛格说。

  谈到东西方对于英雄主义的不同理解,施瓦辛格认为,虽然中国更多强调一种集体主义的英雄,但是在美国文化中,也经常出现一个人牺牲自己而保护国家的情结。他认为集体主义的英雄和个人主义的英雄并不冲突,我们既仰慕那种为整个国家牺牲自己的人,同时也能够接纳那些实现个人价值的英雄。

  在施瓦辛格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英雄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他认为曼德拉的伟大之处在于并没有在当总统后报复白人对他所做的一切,而表现出一种宽恕之心。他另一位敬佩的人物是拳王阿里。“我见过他把成百万、上千万的钱给路边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

  施瓦辛格与史泰龙主演的新片《金蝉脱壳》日前在中国上映,施瓦辛格谈到,自己为了这个剧本足足等了20年。对于未竟的电影梦想,他表示希望能够像童年偶像约翰·韦恩那样出演西部片。他也了解到中国有一些十分优秀的导演,期待能够随时和中国导演合作。

  在录制现场,张纪中还特别向施瓦辛格赠送了一把用中国古钱币制作的剑。拿到剑的施瓦辛格十分开心,连连在现场摆出了好几个挥剑的姿势。张纪中称赞施瓦辛格是自己心中的英雄,并热情表示愿与他合作。出演什么角色呢?张纪中笑道:“我觉得他可以演个龙王”。没想到施瓦辛格果断表示赞同:“我们现在就达成协议吧。”引得现场哄堂大笑。

   声音

   武侠剧庸俗化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在昨日参加陕西卫视“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节目前,张纪中接受了记者采访,透露了自己新作品拍摄近况:由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英雄时代》不久前在陕西杀青,该剧讲述的是国产电视剧很少涉及的题材,即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诞生之初,黄帝与炎帝联手战胜蚩尤建立华夏政权的故事。

  “之前有人给我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我觉得把我们的祖先这样的神话化,很不甘心,我希望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祖先。”张纪中谈到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初衷时说道。

  而被问及此前曾高调要拍摄3D电影《美猴王》的计划,张纪中表示这个项目从2008年一直搁置至今,是因为中西方的观念有差异。“外国人不理解,会问我:为什么美猴王要去龙宫闹事?”张纪中认为,东西方在英雄主义的理解上本质是相近的,中国应当将自己的文化以适应世界欣赏习惯的方式包装好,推介给西方观众。“为什么中国电影无法走进西方?我们拍的电影都是比谁更坏,都是宫廷政变、阴谋权术,我们很多艺术家并不是在坚持正能量。

  张纪中从2001年起陆续翻拍了《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金庸名著。也得到过金庸先生的赞许。当有记者问他如何评论于正重拍《神雕侠侣》时,张纪中说道:“金庸先生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英雄情结,不是乌七八糟的男女关系,现在武侠剧庸俗化的趋势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因为电视台只要有收视率就播。所以我们不要去管别人,管好自己就行。

  实习记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