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单调、配套设施欠缺 鄱阳湖何时能成旅游热土

26.11.2014  11:22

24日在南昌闭幕的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博览会上,“江西风景独好”展厅里“鄱阳湖体原生态旅游线”喷绘条幅被贴在最显眼位置。然而,目前,鄱阳湖旅游资源尚处低端挖掘阶段,除了单纯观鸟,并没有更多的旅游产品。那么,鄱阳湖旅游的问题究竟何在?该如何进行破解?

鄱阳湖景观

鄱阳湖候鸟

现状

配套设施跟不上 游客旅游体验差

在24日结束的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博览会上,全球自然基金会主席玛丽安称:“鄱阳湖是真正的生命湖泊,更是全球湖泊保护的标杆。”但就是全球湖泊保护的标杆,至今没能走进游客们的心里。

一名旅游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鄱阳湖的旅游开发多是零散、同质化,较为粗糙的。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跟不上,给了游客较差的旅游体验。

南昌市民黄女士上周末刚从鄱阳湖畔一景点旅游回来。她抱怨道:“景区9时才开始售票,但是游完整个景区需要4个小时,中午景区内没有地方吃饭,下午还得饿着肚子赶到县城吃饭。除了吃饭麻烦之外,由于景区缺乏酒店,旁边县城里的酒店价格畸高。虽然离南昌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两个人还是跟朋友拼房住的,花了700多元。

旅游产品单调 仅限“看鸟”主题

多年来,鄱阳湖旅游仅限于“看鸟”一个主题,配套设施差等因素,也给旅行社开发鄱阳湖旅游产品带来了困难。南昌某旅行社负责人周先生所在的旅行社,是省内较大的经营鄱阳湖旅游专线产品的旅行社。他介绍说:“我们主要经营的鄱阳湖旅游产品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日游、吴城看鸟一日游、南矶湿地一日游三个。”除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日游线路外,其他两条线路都处于开开停停状态。

周先生说:“原来,吴城看鸟和南矶湿地一日游总是开不下去,主要原因是路况不好。通往南矶湿地的窄路不能满足旅游中巴车会车要求,而从永修通往吴城的路况前两年也非常不好。其次,这两个目的地的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不足,游客普遍反映行程不够丰富。

周先生认为,如果配套设施不改善,游客数量想有增量将会比较困难。

分析

三方面因素制约鄱湖旅游发展

那么,为什么守着鄱阳湖这一旅游聚宝盆,却未能够取得迅速发展?对此,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旅游所所长曹国新进行了分析。

曹国新认为,影响鄱阳湖旅游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制约、经济因素和行政壁垒三方面。

自然制约

水位丰枯变化影响设施建设

自然制约方面,有两种因素制约了鄱阳湖旅游的发展。

其一,鄱阳湖丰水和枯水季明显。“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这也造成了鄱阳湖在发展旅游时,缺乏稳定的湖岸和景观,也制约了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要建一个旅游码头,需要考虑到涨枯季不同的情况。

其二,鄱阳湖血吸虫病没有彻底解决,这也拖了鄱阳湖旅游发展的后腿。南昌市曾对南矶湿地的发展做出规划,但囿于血吸虫病对游客安全的威胁,一直没有得到推进。

经济因素

周边县市不富裕致投入乏力

经济因素,指的是鄱阳湖沿岸的县(市、区)都不太富裕。鄱阳湖沿岸是我省贫困县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一些地区还处于“吃饭财政”甚至依赖拨款的情形。鄱阳湖沿岸县(市、区)财力不充裕,直接导致对鄱阳湖旅游开发资金投入的乏力。

行政壁垒

沿岸涉三市12县缺协调调度

行政壁垒,是指鄱阳湖沿岸行政区划较为复杂,在行政上缺乏协调调度的力度。鄱阳湖沿岸涉及南昌、九江、上饶三市12个县(市、区)。“这12个县把鄱阳湖水域划分得支离破碎了。

总而言之,鄱阳湖旅游发展困境在于:不好建、没钱建、不敢建。

建议

统筹规划开发 突出文化亮点

关于如何破解鄱阳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曹国新认为,应从全省层面统筹规划,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开发。今年10月,我省成立了旅游集团。曹国新认为,该集团将是推动鄱阳湖旅游发展的最佳主导方。

曹国新认为,鄱阳湖旅游应该成为赣北旅游线的承接点。可以优先培育几个环鄱阳湖的旅游点,如军山湖、石钟山等。“比如做好军山湖的配套,建设房车营地和吃住配套等,游客进入景德镇、婺源之前先到军山湖吃螃蟹、休闲。只有这样以点带面,才能迅速拉动鄱阳湖旅游的整体发展。

此外,我省在鄱阳湖旅游发展建设上需要统一规划,突出文化亮点,避免同质化。鄱阳湖靠水而居的鸟,加上鱼怪、魔鬼三角洲、历史闻名的战争、赣剧等人文景致都值得挖掘。我省应深度挖掘相应的渔民文化、农耕文化、军事文化等,并形成统一主题,向外推广宣传。

链接

南昌市民将可坐游轮游鄱阳湖

25日,记者从南昌市滕王阁游轮客运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正在对“鄱阳湖北面游轮游”产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计划是从南昌滕王阁下乘坐游轮出发,由水路前往湖口县石钟山,拜谒都昌老爷庙,晚上到星子县泡温泉,第二天再前往吴城看鸟。这条水路游线上,集合了鄱阳湖沿线最精华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希望借此给游客一个全面认识鄱阳湖的通道。”(记者刘定乐/文、记者王祺/图)

新闻相关:
  • 50个生态工程项目惠泽赣鄱 江西将划定国家生态红线
  • 江西可做世界低碳发展的试验场
  • 鄱阳湖湿地能否变“”为金
  • 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高峰论坛举行
  •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