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进一批提升旅游品质的重点项目 前三季度南昌接待游客3017万人次

23.10.2014  11:37

   旅游综合收入270.53亿元

  

  日前,记者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获悉,今年,全市组织开展了“秀美江西(南昌)行”活动,前三季度,南昌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0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8.2%。同时,我市加快推进一批对提升南昌旅游品质有重要意义的重点项目。

   加快推进一批提升旅游品质的项目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市财政今年安排了55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重新修改完善了《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旅游局修订出台了《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并完善了《“十二五”南昌市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南昌共授牌乡村旅游点84家,授牌特色旅游景区(点)8家,授牌红色旅游景区(点)8家。共有9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14家省3A乡村旅游点。

  南昌市正在加快推进一批对提升南昌旅游品质有重要意义的重点项目,包括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项目、滕王阁扩建项目、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区、梅岭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天香园改造提升项目、北纬30度主题公园项目等。

  打造旅游演艺特色项目,引进国内著名的“琴岛之夜”专项旅游演艺活动,丰富了南昌过夜游客的夜间娱乐生活。依托“八大山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象湖、梅湖两湖的优势,打通两湖的水上通道,强化生态保护,围绕“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旅游城市形象口号,将其打造成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中的城市生态展示区。开发夜游赣江特色旅游项目,让广大游客能够充分领略一江两岸的魅丽景观,同时,依托现有的夜间赣江两岸风光带,加大投入,把风光带向豫章大桥方向推进。

  依托南昌旧城改造,结合万寿宫街区的独特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一个文化非常多样、功能高度复合的区域,也是最能体现南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的特色街区。并依托绳金塔深厚的文化底蕴,引抚河活水入街,造景造境,招天下美食齐聚,打造特色夜市。

  力争2016年建成

  10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

  南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针对南昌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南昌需加强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引申、拓展出更多的内涵。

  下本钱建造“看点”、“卖点”、“玩点”、“乐点”,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力争在2016年全市建成10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滕王阁景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梅岭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提升10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使乡村旅游成为南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创建30个四星级(含)以上的旅行社。

  构建以南昌为中心2小时精品旅游圈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旅游景区和主要公路连接线全覆盖;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实现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际公路全覆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交通枢纽站场全覆盖;完善旅游住宿体系,形成满足各种游客需求的旅游住宿体系;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打造一批“点亮”城市的休闲夜市,创建一批彰显城市魅力的特色商业街区。

  加大对周边省会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推介南昌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现代化都市风貌和良好城市形象。

  同时,加大对旅游行业、旅游设施、旅游价格、旅游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旅游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完善游客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旅游综合执法机制等,依法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南昌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支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导游讲解、景区规划、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旅游专门人才。

  加快把南昌建设成为全省旅游核心集散地,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2小时精品旅游圈,推动昌九、昌抚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与上饶市的旅游战略合作;加快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城市间的旅游区域协作,实现旅游资源、旅游要素的互动共赢。同时,加强跨区域、跨国际间的旅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