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热催生科研热

18.03.2015  10:26

  江西春节假期旅游预测报告、江西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这一份份旅游研究报告具体地指导着旅游业发展,蓝图美景日渐清晰。

   研究报告准确预测关键数据

  2015年春节前夕,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发布江西首个春节假期旅游预测报告,报告预测的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和最后省旅发委公布的“游客1182.99万人次、旅游收入52.62亿元”数据十分接近。这份报告也因为总体预测、天气预测、交通预测、景区热度预测等内容的科学客观,获得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的高度肯定。

  前不久,我省第一份年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14年度江西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2014年江西旅游运行、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等级旅游景区有望实现新跨越”、“大赣西旅游加速‘隆起’比肩昌九”等10个预测。

  做强旅游产业,科研规划先行。各类研究报告为各级政府和旅游业界提供决策参考,为江西“十二五”目标的完成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持。

   科研热折射产业热

  从早期的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到近年来成立的省旅游规划研究院,一批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机构纷纷诞生。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黄细嘉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单位成立与旅游研究相关的机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旅游发展的热度。

  不同的研究中心,不同的隶属机构,打出了一套江西旅游研究的组合拳。“有的研究机构隶属省旅发委,有的隶属高校,有的以智库发展为模式,有的是做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形成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国新这样认为。

  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洪文艺认为,科研热反映了旅游发展由“供给式”向“需求式”转变,为旅游发展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充分认识到研究分析的重要意义,我省旅游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监测、分析全省旅游产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等工作。对大数据的统筹掌握,也是省旅发委职能转变后,不断加强统筹协调能力的一个体现。

   数据渠道不畅影响科学决策

  研究报告的“出炉”,将旅游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也产生了一些困扰,这些问题是研究者为了更好研究的迫切需要,也是为旅游更好发展的强烈愿望。

  数据渠道的不顺畅、来源的不丰富,是当前研究机构遇到的一大问题,曹国新认为:“举个例子,我们希望工商部门能够对我们开放数据,现在我们只能获得星级酒店的数据,而更加科学客观的判断,我们需要掌握的全部酒店的数据。

  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也是研究机构的一个瓶颈,洪文艺告诉记者:“研究需要智力支持,需要跨界人才、复合型人才。

  “各大高校的研究机构要增强合作,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黄细嘉告诉记者:“通过相互合作,开拓思路,共同提升研究能力,形成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