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绿色大旗 走低碳新路——聚焦江西省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新亮点

19.11.2014  12:59

  江西日报记者 张志勇

  绿色崛起,低碳先行,经济同行——世界的潮流与趋势,中国的共识与追求,江西的实践与探索。

  尽享绿色之美,共探绿色新路。11月20日,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博览会将在南昌召开,这是江西在绿色崛起新征途上为世界搭建的低碳与生态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高擎绿色大旗,开辟绿色新路。审视新赣鄱,低碳与生态经济比翼齐飞,相互促进,江西正在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崭新发展道路。

  站在新起点上吹响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新的集结号,江西绿色崛起鼓点激越,风头正劲

  滔滔赣江,江水奔腾不息,两岸树绿天蓝城美;浩浩鄱阳湖,湖水清澈透亮,湖区草绿鱼肥鸟欢。江西绿色生态之美,令人向往,这源自赣鄱儿女孜孜以求发展低碳生态经济的传承、坚守与创新。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将绿色崛起提升到江西发展“十六字方针”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以绿色、循环、安全为主打品牌,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省委书记强卫强调:“不论多么赚钱的项目,如果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都是不可饶恕的犯罪;如果为一时发展而污染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省长鹿心社指出,要以净空、净水、净土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新起点上以清晰的思路、果敢的行动推进低碳生态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注重低碳理念,将其贯穿于工业、农业、城镇化等发展过程,坚决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这是江西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先行先试工作的铿锵足音——选择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资溪、婺源等1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低碳发展试点工作,并探索建立省级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等。通过开展各级各类低碳试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

  这是江西发展低碳生态经济的崭新实践和成果——鄱阳湖是江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为保护好“一湖清水”,进一步擦亮鄱阳湖这张“绿色名片”,我省在保持山江湖工程实施前瞻性、开放性和先导性的同时,创新和丰富了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理论和方法。第十四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又将在南昌召开,该大会两次放在江西召开,表明4500万江西人民的成功实践,再次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和赞誉。

  这是国家对江西发展低碳生态经济的褒奖和期望——由于达到“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资源环境类约束性目标,并满足近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等多项条件,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公示江西、贵州等4省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名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低碳生态经济成为江西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

  低碳生态经济,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发展升级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江西低碳生态经济之歌,越唱越雄浑。

  农业现代化,旋律激昂。我省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登记工作,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势头,截至10月底,全省有效“三品一标”产品数达2301个。

  新型工业化,乐曲高亢。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聚焦资源,今年,我省对相关规划进行了修订,重新确立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到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2565亿元,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在赣鄱大地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兵布阵、蓄势发力,从大飞机的大部件到精致小巧的触控显示屏,从“高大上”的生物医药到走进千家万户的绿色食品,在江西产业发展竞赛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节能环保,号角嘹亮。为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空气污染问题,减少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灰霾天气,我省在全省实施“蓝天行动”,剑指工业、尾气、扬尘三大污染源。目前,我省125个湖库成饮用水水源地,11个设区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主要江河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Ⅱ类以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低碳生态经济悄然进入百姓生活,百姓生活悄然融入低碳生态经济

  清晨,漫步南昌艾溪湖湿地公园,只见湖光潋滟,草木青青,鸟语花园,绿道两旁,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好不惬意。

  白天,漫步南昌红谷滩新区,只见一排排公共自行车整齐地停放在公交车站台或大型商场、办公楼附近,不时有人骑着这些自行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的“低碳风景”。

  晚上,漫步南昌赣江两岸,只见长达8公里的动态灯光画卷,气势磅礴,浑然天成。赣江两岸亮化工程充分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工程90%以上采用LED节能灯,其中赣江江心洲的“飞鸟”多数是太阳能灯。

  不知不觉间,南昌市民发现,低碳生态经济已悄然进入百姓生活。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南昌可观全省。在宜春、赣州、抚州,湿地公园建设均进入快车道,市民休闲娱乐、享受低碳增添了新场所;在九江、吉安、新余,尽量选择公交、自行车出行,已为广大市民所接受;在信江两岸、潦河两岸、修河两岸,亮化工程设计均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从了解到熟知,从观望到参与,自觉、主动融入低碳生态经济,正成为市民的共识和共为。

  光伏发电,进入万家。万家屋顶光伏示范工程全面铺开,我省居民申请热情持续高涨,全省光伏发电装机今年底有望达50多万千瓦,明年底有望突破100万千瓦。

  绿色建筑,渐行渐近。 南昌博泰生命树、红谷滩万达广场等项目,引领城市未来;九江MOMA满庭春住宅区、萍乡市人民医院、新余市红海名仕公馆住宅区,已成当地城市新地标。市民正从绿色建筑中切身体验到节能、节地、节水、节电的低碳潮流。

  …………

  世界瞩目江西,江西拥抱世界。江西必将以此次低碳大会的举行为新的契机,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绿色发展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低碳生态经济发展,在新起点上奋力迈出绿色崛起的新步伐。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