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无人售票”是一张生动的游德试卷

20.05.2015  11:32

  5月18日,重庆洋人街一游乐园外摆放着一个黄色显眼的投币桶,上面写有“自觉投币、无人值守”。大门上写着每人20元人民币,考验游客诚信。(《新消息报》5月19日)

  游乐场“无人售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既是对旅游诚信建设的推动和弘扬,又是旅游诚信建设的试金石,办好“无人售票”,对于培养游客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提高旅游道德自觉性很有意义,值得期待。

  无人售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强求,仅仅凭借一种货币和旅游交换的消费习惯、道德自觉和自省来实现购买过程,如果说无人售票就是一张道德的试卷,不仅诠释了一种商业旅游的诚信佳话,也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有效和最有说服力的公民道德课。

  如今,面对旅游逃票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出现,旅游诚信和道德越来越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稀缺人文资源,社会迫切需要修复和生养诚信,呼唤淳朴民风和公序良俗的回归是每个人的希冀,毕竟,社会缺乏诚信,人人都是受害者,宏观方面的诚信建设固然体现了高屋建瓴的宏达,但是诚信更需要温润的民间细节来展现,高校无人售票的出现,就像一个个诚信的街灯一样,照亮了诚信的街道,温暖了诚信的心田,看在眼里,暖在每个人的心头。

  无人售票的出现,也给了游客反思旅游商业消费的一个良好视角,旅游消费,并非是冷冰冰买和卖,而是完全可以将商业伦理和道德融入其中,将诚信等道德资源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深深嵌入到旅游商业消费中,让商业和消费更多些美好的人性和人文道德等因素,10年前的阿里巴巴,谁都不敢相信,它用很简单的信用体系能够发展为一天销售11亿元,诚信经营,不仅是商业文明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当然,景区“无人售票”的普遍出现,还需要待以时日,毕竟无人看管模式需要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无人看管商业模式的出现需要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氛围和环境,比如无人售票是因为出现在文明度高的社区,人们文化水平高,道德意识比较好,如果换做工地附近或者其他地方,要实现不差钱就值得担忧,因此,对于无人售票的诚信高地和道德示范不可盲目和一味拔高,对于诚信道德,既不能哀莫大于心死,更不能就此认为“天下无贼”,唯有理性客观,才能看清诚信的门道。

  不管怎么说,景区无人售票的出现,就像是一抹亮光,照亮了旅游诚信的美丽脸庞,如果说黑夜中的路灯仅仅照亮了出行前进的方向,那么无人售票就像是诚信泥潭边的道德路灯,让更多的人每每经过无人售票亭,都会若有所思,进而若有所悟,让实实在在的诚信和道德时刻提醒游客检点自己的诚信德行,一日三省吾身,无人售票每天的出现,其诚信和道德教育效果也许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游客也更乐于承认和接受。

  如果说无人售票的现实意义,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售卖的门票都无不是便宜的门票,如果是比较贵的门票,要实现无人值守和看管恐怕就不是那么好操作和乐观,无人售票不断传递出社会道德正能量的同时,我们期待这种无人值守的旅游经营模式能够让更多的行业和公民能够得到更多的诚信和道德启发,从而让感动变成积极的诚信和道德自发行动,为诚信社会贡献各自的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