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模拟救援 误差不超2米

13.05.2015  16:1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大地震七周年纪念日。当日9时许,江西省减灾委员会同省红十字会、南昌蓝天救援队在八一广场联合举行了系列应急救援演练、救援装备展示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咨询活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和往年宣传活动最大的不同是,今年首次启用了小型无人机救援演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信息日报记者王燕/文

  无人机演示救援

  12日9时20分,一架长约1.5米的小型无人机盘旋在八一广场上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向指定的模拟救援现场抛下了救生衣,误差不超过2米。原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装备,如今就在市民眼皮底下演示了一番,惊艳了在场所有观众。

  据展示方江西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者单元平介绍,这款无人机是针对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而专门设计的一款救援设备。“别看无人机机身小,用途可是很广的。”单元平说,地震发生时,无人机可充当“探路者”提前探索灾区情况。据了解,无人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专门用来搜集灾区地形地貌等情报,为后续开展有效及时的救援提供了帮助。而在洪涝灾害现场,无人机可充当“医护人员”为被困人员发放必备物品。“无人机最多可承受30公斤升力,可以保障多人的生存需要,且投放误差不会超过2米。

  此外,该设备还有红外热成像仪,此仪器犹如“猫头鹰”,特别适用于在夜间探测生命迹象。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夜间感知人的体温和周边环境温度产生的温差来探测生命迹象。

  现场讲解自救知识

  当天上午,现场还举办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活动。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先后表演了集体手语舞,号召大家保护环境,并通过几组游戏告知市民在危难来临时候,如何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随后,30名志愿者在现场用迷你模拟人做应急救护演练,演示心肺复苏等全程救护过程。与此同时,蓝天救援队等几组救援队伍向市民展示山地、地震、水上救援装备,讲解突发事故的自救知识,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观看和学习。此外,省减灾办、省红十字会还分别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宣传咨询及宣传材料的发放。据统计,现场共展出大型宣传展板10块,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放防灾减灾系列书籍2000余册。

  省减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之后几天,他们还将陆续走进南昌市中小学及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