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之木”的百亿梦想

10.06.2015  23:13

  吴 韧 熊安群 江西日报记者 练 炼

  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岸线区位优势,近年来,瑞昌市引进总投资超80亿元的中部红木产业园和华中国际木业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木业家具制造业的发展。这两大木业企业,不仅体量庞大、互补发展,还因为国内林业资源的“零消耗”,赢得人们的关注和称道,并被誉为二“木”可成林。

  不砍一棵树,实现跳跃式发展

  6月5日8时不到,陈宝元像往常一样走进雕刻车间,开始忙碌起来。作为中部红木产业园的首席木雕师,他非常喜欢这种忙碌而充实的工作状态。去年3月,中部红木产业园多条生产线建成投用,9个月时间便加工红木原料1000个集装箱;今年订单更为充足,力争实现生产总值4.5亿元,销售额3.5亿元。

  “这么大的木业企业,不用消耗国内一根木材。”产业园负责人、江西立信置业投资集团总裁楼元洪介绍道。原来,产业园所用的原料全部从国外进口,在瑞昌生产成红木产品后行销海内外。

  无独有偶,不占用国内木材资源的,还有另一家重点企业——华中国际木业。目前该项目两个区域已经基本建成,并于去年底开始了试生产。入驻企业所需的铁杉、花旗木等原料,同样实现了原木外国进口、产品中国加工的设想。

  近年来,在打造“美丽瑞昌”目标的指引下,瑞昌林业迅速发展,蓄积量逐年提升,但在林业资源利用上更加合理化和集约化。瑞昌引进的两大木业企业,既避免了许多同类企业拼成本和本地资源,又实现了由粗放型、资源型向集约型、生态型的跳跃。 做大做强,得益于沃土的培育

  从来就没有什么“无本之木”。两个重大木业企业之所以扎根瑞昌,得益于这片沃土的培育。

  立信集团的创业者对此深有感触。2003年,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他们首次踏足瑞昌,由最初的立信园艺“一枝独秀”,发展到园艺产品、红木生产、酒店管理、旅游开发、房地产等“多面开花”,公司在10余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信心满满的立信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中部红木产业园,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红木产业基地。

  华中国际木业也是如此。总经理邹斌介绍,当初上项目时,公司在运输成本、人力资源、市场布局等方面做了多次调查与论证,最终选择落户瑞昌。“相对于沿海城市,这里人力资源保障明显更好,同时也符合我们在中三角谋求作为的想法,于是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码头工业城。”

  对于这两大木业企业的落户、用地、报批、建设、招工和投产,省市有关部门和瑞昌市委、市政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集群效应,撑起木业一片天

  2014年,为了能在“双核”发展中有更大作为,瑞昌提出了“决战工业过千亿”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八大主导产业、培育六个百亿产业集群,而以华中国际木业和红木产业园为龙头的木业家具制造业位列其中。

  用来做“引擎”,是因为两者有足够的“马力”。中部红木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接近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华中国际木业产业园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容纳300条生产线,实现原木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各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两大企业共同打造“百亿俱乐部”,有着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目前,立信集团正在积极筹备第二届红木博览会,中部红木产业园二期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将在10月开工建设;华中国际木业产业园也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目前共有20余家入驻企业。两大重点木业企业,虽然在生产工艺、经营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但在原材料进口、消费群体、市场拓展等方面呈现互补和共赢发展态势,集群效应明显。相信不久的将来,两根矗立在江畔的“巨木”,可以撑起瑞昌木业家具制造业的一片天。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