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村小校长熊桂英有了“新烦恼”

04.12.2014  12:42

  11月20日上午,南昌市青云谱区熊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来到今年暑假刚铺好的塑胶跑道上进行排练,为第二天的校运会入场仪式做最后的准备。看着孩子们迈着欢快的步伐,校长熊桂英是一边欢喜,一边愁。“今年好不容易才把每个班级学生数量控制在50人以内,可明年该怎么办?”随着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逐渐改善,几年前还在大愁生源不够的熊桂英又有了新的“烦恼”。

  熊坊小学是青云谱区的一所农村小学,生源主要为本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10年以前,一到新学年开始,我就要为招生而奔波。到村民家中费尽口舌,得来的却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那么差,我们就这样一个孩子,可不能让你们学校给耽误了’之类的回复。”熊桂英回忆起几年前的招生情景,至今还感到很心酸。她说,那时候家长都偏向于将孩子送到东湖区、西湖区的名校,或者区内的热点学校就读。熊坊小学一个年级只设一个班级,即便这样都招不满。

  熊坊小学的尴尬局面自2010年省政府对县区教育工作首轮督导评估后开始扭转。通过评估,青云谱区意识到区属学校之间、区属学校与其他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迈出了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步伐。一是在教学条件等硬件的改善上,通过网点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设施设备添置等举措,基本上消除了硬件上的短板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区学校各类教学用房、辅助用房和设施设备都实现了标准配备,所有学校均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各类实验室等,学校计算机装备超省级标准高配,图书、音美体器材、教学仪器、试验仪器全部达标。2012年,青云谱区更是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为所有学校采购高标准“班班通”设备。二是采取“订单式”教师引进、交流的办法,大力促进各校师资均衡。充分给予各校教师招聘自主权,由区属学校根据本校实际上报教师需求“订单”,区教科体局协同相关部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两种形式公开招考,择优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再按需分配到各学校。2010年以来,该区共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78名。与此同时,按照各校需求,近年来共选派9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岗位交流。城区骨干教师下乡“传经”,农村学校教师进城“学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促进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在2013年中考中,该区初中学校低分控制率在南昌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一。

  实施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受益最大的就是熊坊小学这样的村小和薄弱学校。“我们教学用房增加了一倍,各种教学设备按照城区小学标准配置,年年都有新教师加入。在第二届‘青云杯’教学竞赛中,学校参与了全部10个学科,在已经结束的6个学科竞赛中均有所斩获。”谈起这几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熊桂英感觉非常骄傲。

  熊坊小学在硬件和师资上的进步,吸引来了家长的脚步。以往上门求都求不来的家长,现在主动带着孩子上门来求学,连一些已经择校的家长都纷纷选择把孩子送回学校就读。熊坊小学在把每个年级扩大到两个班的基础上,才勉强满足了辖区群众子女的就学需求。今年,该校的生源井喷现象随着南昌市出台的《关于严禁非政策性择校行为的通知》而达到顶峰。“现在一到秋季开学,我就关手机,生怕有家长托关系来进行择校。”如今,熊桂英也有了以往只有热点名校校长才有的“烦恼”。

文章链接: 村小校长熊桂英有了“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