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新一轮经济数据 当前走势向好宽松风险尚存

28.02.2014  17:00

    28日,日本总务省与经济产业省发布了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及工矿业生产指数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分析人士认为,这些经济数据反映出日本经济当前走势正在朝着安倍经济学的预期前进,但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所伴随的副作用已开始逐渐显现,安倍经济学的风险尚存。

        数据显示,1月份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0.4,较去年同期上升1.3%,已连续8个月上涨,上涨幅度与去年12月份持平,物价上涨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日本1月份的完全失业率则为3.7%,环比持平。但反映企业招聘情况的雇佣倍率则环比上升0.01点至1.04倍,连续14个月出现改善,时隔6年零5个月恢复至高位。

        此外,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日本1月份的工矿业生产指数速报值为104.1,环比上升4%,并超过了“3.11“东日本大地震之前的2011年2月份的水平。同时,这也是该指数继2008年10月达到107.4以来,再次升至高位。据了解,推动该项数据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复苏带动设备投资增长,各厂商在消费税增税前的突击消费需求下扩大生产。但经济产业省预测,由于增税后消费市场预计将出现萎缩,3月份左右各厂商的生产规模可能会缩小,当月的生产指数将可能下降3.2%。

        自2012年底再次上台以来,安倍在央行的配合下,立即开始在经济领域推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他把自己的经济政策解释为通过“大胆的金融政策、具有机动性的财政政策、激活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这“三支箭”,来实现提振日本经济的目标,并起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名字叫“安倍经济学”。简单来说,安倍经济学的设想在于,通过宽松政策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给实体经济注入活力,以日元贬值拉动出口和通胀效果来带动企业经济收益增加,进一步实现企业员工提振薪资后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最终将日本经济拉出通货紧缩的泥沼。舆论普遍认为,在安倍经济学实施的近1年来,无论从日本的经济数据变化,还是股市与汇率变动来看,可以说是基本符合预期的。

        分析人士认为,在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强力刺激下,可以说安倍经济学已经顺利完成了前半段的“标准动作”,但是否就意味着安倍经济学能够如期获得成功目前还很难说。日本内阁府本月17日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速报数据就远远低于市场预期,换算成年率仅为增长1.0%。虽然日本GDP实现了连续4个季度的正增长,但增速则明显有所放缓。舆论认为,虽然消费税增税前的突击消费现象对日本国内消费市场形成了短暂支撑,但出口疲软作为拉低增速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安倍经济学发出了一个糟糕信号。另一方面,在通胀效果带动日本国内物价大范围上涨的背景下,4月初日本政府又计划将消费税从现行的5%上调至8%。可以预计的是,新一轮的物价全面上涨将有可能造成日本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另外,日本企业员工薪资在国际上已经处于较高水准,出于维护企业经营稳定与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风险等考虑,真正对日本政府呼吁提振员工薪资做出积极响应的企业则寥寥无几。如果安倍经济学无法顺利打开这一环节,恐将令日本经济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沼。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安倍经济学才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