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局拿防空识别区挑事有其政治盘算

02.12.2013  19:25

  中国首次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美日两国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先是发表声明谴责“中国的挑衅”,后又商议合作加以应对。接着,我国对于美国轰炸机、日本自卫队飞机在我识别区的飞行,实施了紧急升空监测和记录,并予以公布。但日本方面却否认中国发布内容的真实性。

  此外,日本出于不承认中国防空识别区的立场,禁止自己国家的民航公司向中国提交飞行计划。但美国11月29日却表示同意美国民航飞机向中国提交飞行计划,弄得日本狐疑不已。对此,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师赵可金和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就以上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自由飞行、自由监测是各自的权利

  赵可金说,防空识别区不等于我国的领空,在公海上任何国家的任何飞机都可以自由飞行,包括美国的轰炸机。美国的军机几乎每天都在那里进行常态化飞行。我国开通卫星、雷达就可对其进行监测。

  以前未划设防空识别区时,我们没有做过记录。现在是对进入我防空识别区的飞机进行记录,并告知全世界。看对方究竟是为和平而来还是为挑衅而来。日本只是不承认而已,但我们有自己的监测记录。

  日本当局挑事有其政治目的

  日本共同社11月30日报道称,日本强调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单方面改变了现状,计划联合国际社会构建“对华包围网”,并企图挑唆韩国、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施加压力。日本外务省官员称:“划设防空识别区,对中国而言将成为令其懊恼的错误。这是让全世界站到日本这边来的最佳时机。

  日本对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如临大敌,美国和日本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

  赵可金说,其实美国和日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划设防空识别区是中国的正当权利,他们是来挑事的,以此来制造对中国不利的国际舆论。

  赵可金说,日本当局打的算盘是挑动国内对华敌对情绪,以实现修改和平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等政治目的,拿中国的防空识别区来说事而已。即使中国不划设防空识别区,日本当局也会另找其他的事情说事。划也说,不划也说,那中国为什么不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呢?赵可金认为,事端不是中国挑起的,是日本当局有它自己的盘算而已。

  美国以“老大”自居 军机进出不打招呼

  美国国务院11月29日表示,“一般来说,美国政府希望运营国际航线的美国民航公司遵守外国政府的航空信息”。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让其民航飞机遵守识别区规则、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呢?赵可金说,一个国家划设了防空识别区,谁想到这个国家来就要遵守该国的规则,这是对一个国家管理方式的尊重。关于军用飞机,美国认为自己是老大,不用听别人的,即使是别国合理的要求,也不用听。美国随意进出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也是不会打招呼的。但对中国来讲,我们不是美国的盟国,来了之后就必须打招呼。

  美日渲染别国威胁追求片面政治利益

  现在舆论闹得沸沸扬扬,仿佛中日之间马上就要发生战事一般。其实,美日政府都一清二楚,炒作是为了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赵可金说,中国的媒体不要跟风炒作,要搞清楚划设防空识别区是我国的正当权利。日本有权利划设,我们一样也有权利划设。如果要我们放弃,那么就让美国带头放弃,让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要划防空识别区。

  赵可金说,防空识别区是国际法赋予一个国家的权利。识别区不等于领空,不是禁飞区,并不是说划设了识别区别人就不可以来,中国不是搞霸权主义,划设识别区是为了给国防提供预警时间。其他国家,包括美日的飞机都可以来,这是他们的权利,中国有自己监视和预警的权利。大家都有权利,不是说中国划了别国就不能来了,不是说中国划设识别区后,美国一来就是挑衅。提交计划是表示尊重。好比汽车到了十字路口,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以前没人看着,现在装了个摄像头,一些国家感觉受管制了不舒服。但终归是要习惯这个摄像头的,不能说要求把摄像头拆掉,因为装摄像头是一个国家的权利。美日渲染别国威胁,是为了单方面、片面的政治利益。

  划设识别区对中日关系影响大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介绍说,中日关系从去年开始一直紧张到现在,军事冲突的危险比以往要大一些。我方派公务船到钓鱼岛附近宣示主权,日本公务船也在旁边警戒,很容易擦枪走火。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之所以让日本感到不舒服,是因为日本一直声称钓鱼岛是它的领土,如今被中国划入了识别区内,它感到对自己是一个威胁。识别区上空基本上24小时都有美日飞机在飞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存在中国与美日发生摩擦的潜在风险。所以说,这件事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很大。

  关于中国为何在此时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白智立分析说,明年日本安倍政府计划对自己的外交政策做重要调整,欲承认并行使集体自卫权,如果成功,这将是日本战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防卫政策调整。周边国家对日本的这一动向保持警惕,特别是中国,因为中日之间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必须对日本政府的右倾动向保持高度警惕。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