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潘鲁生上海巡展圆满落幕
潘鲁生向媒体介绍展览作品
人民网南昌2月28日电 (秦海峰)2014年1月10日至2月28日,“神彩·绳度——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暨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展览为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支持项目,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华艺术宫主办,山东省文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国际著名策展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担纲策展。
“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自2012年12月12日在山东博物馆启动以来,跨越2013年至2014年2月已在国内外巡展六站,先后在山东博物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意大利威尼斯罗塔宫、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意大利卡尔塔吉罗城市博物馆、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展览以根植本土的艺术创作理念和鲜明的当代艺术风格,在国内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次展览展出了潘鲁生近期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200余件,包括《神彩纳福》《鲁班绳度》《国瓷彩墨》《神山悟道》等系列作品,以及他多年来从事民艺调查、工艺研究的文献。展览历时48天,接待观众十余万人,潘鲁生立足传统民间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得到了美术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
从实验走向创作 探索中国语境的当代艺术表达
潘鲁生是我国民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他多年来从事设计教学和艺术创作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倡导以文化自觉的精神理念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践。他的艺术创作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一方面他从传统民间乡土艺术中寻找创作母题,一方面又以开放的观念从事中国语言的当代艺术创作实验,作品呈现出了独有的艺术面貌和个人风格。
在追寻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艺术表达与阐释方式过程中,潘鲁生以文化自信与国际艺术界对话,以美术创作弘扬民族文化,这一主张得到美术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潘鲁生的绘画具有当代艺术的内涵。他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一方面,他的作品中有文人画的影子,有中国传统的、精英的、文人的观念和趣味。一方面,他的作品又非常的民间。当代的很多艺术家忽视了民间,实际上“民间”最能够反映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和自己文化的本色。从潘鲁生的这些绘画里看到,既有民间陶瓷的东西,又有民间年画、民间版画的东西,也有民间的剪纸的元素,另外,他又创造性地使用了鲁班线,完成了独特的线的意象,跟现代的、当代的艺术融合起来。潘鲁生坚持民间和当代的融合,把民间的、有深厚的民众根基的传统的文化资源,带入现代,成为当代的中国的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认为:“潘鲁生创作的根基是中国的本土民族文化,又融入当代艺术潮流。作为一位文化学者,他的创作是在研究传统基础上展开的。他用多年来坚守民族民间艺术的信念,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文化传承空间。从那些被潘鲁生从传统民间元素中提炼出来的浓烈色彩和纯粹线条的表现中,传递出来的传统与当代结合理念,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显得意味深长。”
著名艺术家周韶华认为,潘鲁生创作最成功的要属那些在传统基础上创作的作品。我们现在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如果脱离了母体文化背景,很容易向西方看齐。中国画要走向现代,既要向传统索取,也要向西方借鉴,但最重要的源泉是民间艺术。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作品都是民间艺人的创作。今天的艺术创作如果忽略了民间源泉,我们的现代就淡薄得很,轻飘得很,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潘鲁生对民间艺术的积累非常深厚,而且把握住了艺术的本体语言,把民族文化元素用新材料、新方法发挥到极致,所以他的创作很自然的具有了自己的面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家出身的潘鲁生在运用综合材料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宣纸、纤维、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等等,皆可为己所用。同时,又因为他的创作题材源自于民间,使得他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潘鲁生对民间图像的视觉改造力图激活民间美术所特有的精神体系,使其在当下语境中复活与再生,重新焕发出思想的活力,也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中国民间特有的人生观、宇宙观,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当代意识的观念性绘画。”
与毕加索陶瓷对话 东西方当代艺术观念的深度碰撞
“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是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单元,是继在威尼斯双年展和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展览之后,首次到中国巡回展览。参展作品中,西班牙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的陶瓷作品是第一次与上海观众见面,这些作品通过与中国当代艺术家潘鲁生陶瓷作品对话的方式展出,呈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在陶瓷上进行的艺术交流,受到广泛关注。
关于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的意义,施大畏认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了一种“对话”。这既是毕加索与潘鲁生的对话,也是艺术领域里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在艺术领域,更需要自我的发现和表达,需要从传统中化育,有自身文化的血脉和筋骨,确定我之为我、何以为我,中国艺术家才有可能真正参与到国际艺术的对话交流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潘鲁生真正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落到了实处。
国际策展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认为,潘鲁生透过陶瓷作品所传达的意念,和毕加索一样透过陶瓷得以完整地表现自我的意识,不须多做考虑、也没有先入为主的模式,他所获得的成功是思想的自由、情绪的放松。因此,将潘鲁生与毕加索并列,这之间不是一种相互比较的关系,也不是创新能力的考量,而是一种艺术的、单纯的、高贵的对话,透过陶瓷装饰这种技巧,解读两人的艺术风格。观看他们各自的艺术作品,如同梦幻在夜晚停滞在时间里一样,能够感受到的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无限想象力。
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安娜玛丽亚·奥尔西尼对潘鲁生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潘鲁生的现实经历以及一直以来的学术研究赋予他敏锐的感性和创作的激情,那是一种努力的、试图从陶瓷为介质的对话中挣脱出来的创作激情。他在色彩上“狂风暴雨”式的表达似杰克逊·波洛克,或者是威廉·德·库宁,他的作品却具有温和与宁静的特质,色与形的和谐对话将人类与世界的爱娓娓道来,展示了新一代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齐鲁文化与海派精神 两种本土文化的零距离接触
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在上海举办,成为齐鲁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一次零距离接触。在潘鲁生眼里,在上海举办展览的深刻意义超过了国际巡展,因为这是本土文化体系内一种深度的交流与对话。博山瓷窑与都市装饰、杨家埠年画与月份牌年画,齐鲁之务实与江南之诗性、齐鲁之乡土与海派之都市、齐鲁之传统经典与海派之兼收并蓄等等文化特质,天然地具有内在的对话和交流空间。
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表示,潘鲁生的展览来到上海,给我们带来了齐鲁文化之风,这些从齐鲁民艺中化育生成的作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齐鲁经典文化中法度的意味、民间实用尚俭的精神、文质彬彬的美学理想,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风民俗等等,让人感到亲切。潘鲁生的展览因此具有一种当代文化地理的标志意义,他同时把自己数十年对于民艺的田野调研和理论研究一起呈现出来,把山东的年画、风筝、瓷窑等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成就了一场丰富深厚、精彩而且令人感动的展览。其中有对于艺术纯粹的追求,也有对我们文化乡土的守候,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这样实实在在地作为,使我们的艺术与文化发展更加有力,更加坚实。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认为,潘鲁生的艺术探索更重要的是把齐鲁民间文化传统的审美趣味引到当下的生活空间里面。民间艺术有自身特有的存在空间,如果硬搬进现代都市生活空间,只能是一个符号装点,但是如果能够融入到当下生活,甚至要把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有所推进,那不光是搬进来,还需要去提炼,去消化,去感悟。文化的回归,绝对不是生搬硬套符号标签,而是应该像潘鲁生那样将民间艺术的审美渗透到血液里面,通过艺术再创作实现一种当代性的表达。2014年的上海春节,正是因为有了充满齐鲁传统民俗色彩的潘鲁生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华艺术宫展出,让追求国际流行趋势的上海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年的味道,体味到了传统文化的醇厚与悠远。
艺术家与青少年互动 让民族文脉在当代薪火相传
艺术展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出优秀的艺术家、展示好的艺术作品,还在于提高大众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让观众参与、交流和分享。本次展览在上海举办正值马年春节,展览结合潘鲁生艺术创作的风格特点,为青少年观众量身定制了当代艺术创作体验等互动环节,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营造了一种品艺术、纳吉祥的中国传统年味。
在自己的艺术展上开展青少年艺术创作体验活动是别出心裁的创意,从事三十余年美术教育工作的潘鲁生表示,让年轻人与风筝、年画、陶瓷等优秀传统艺术零距离接触,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倡导艺术创新,放飞时代梦想。希望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人不只是追求前沿和接纳新鲜事物,还葆有一份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深厚感情,将传统文化中内在的、维系人心的东西传递下去。一年的好年景在种子里,潘鲁生将参与绘制风筝创作体验的年轻人看成是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他希望有更多文化的种子生长得好生长得壮。
展览现场,青少年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不仅可以参与年画印制,还可以亲自动手DIY自己的陶瓷作品、绘制风筝,体悟艺术家立足文化传承的艺术创作过程。体验性活动的引入,使得整个展览演绎成了一场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立体化的公共美育活动,在潘鲁生的艺术作品建构的巨大传播场域中,年轻一代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生活中成为传承传统文化自觉参与者。展览让普通观众参与其中,使不论年纪、不论阶层的人均能体验创作之乐,体会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潘鲁生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