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上黏糊糊的粥有可能是"胶水"喝完伤肾

18.09.2015  17:52

  生活报9月18日讯 老辈儿人常说喝米汤有营养,但常在早市、早餐店买粥的市民要注意了,你喝到的粥有可能是“胶水”。近日,记者在冰城市场走访发现,调料市场上有一种主要成分为黄原胶的粥宝,添加之后可以让米粥变得异常黏稠软糯,但长期食用这种黄原胶对身体是有害的。而记者在早市随机买回6份粥,其中2份都疑似添加了粥宝。

   市民经历

  早市的粥加两遍水还和新买的一样稠

  市民孙先生几乎每天都在早市上买很黏稠的粥做早餐,有一天粥买多了没吃完,中午就加水稀释后又吃了一顿,却发现了异常。“我买的这个粥加了两碗水,还和刚买时差不多稠。”孙先生对记者说,“等粥开了,我特意又分成两份,给其中一份又加碗水,对比一看还是没太大区别,我怀疑这粥是加了添加剂。”第二天,孙先生又到早市,一位卖粥大娘告诉他,粥很难熬得特别软糯,有人就会加粥宝,粥看上去就会黏糊,口感更滑。

   商家揭秘

  加了粥宝粥就变稠主要成分黄原胶

  为了求证,记者前往哈市道外区某食品添加剂集散地探访,询问了12家店,一家告诉记者有粥宝。商家拿出一个装白色粉末的透明塑封袋,上面只有人工写的1KG,没有其他任何字样,属“三无”产品。商家说,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还有桶装的,原料主要成分是黄原胶。

   粥宝如何使用?

  商家:把粥宝用开水化开,和粥一起煮,煮10多分钟就可以了,想少放米就多加。1千克大米正常可以熬制约10千克粥,而添加黄原胶后能煮出20千克以上,卖相也好看。还可以先把米粒磨碎,煮的时间就更短,再少加点香精提鲜。

   专家说法

  米粥静置不分层可能加了黄原胶

  记者采访了东北农业大学张华江副教授,据其介绍,食用黄原胶在果冻和酸奶中比较常见,但国家对添加比例有严格限制,过量长时间食用会对肾脏造成伤害,而成本更低的工业黄原胶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记者购买的粥宝属“三无”产品,价格也较低,从成本来看可能是工业用的。

  如何判断粥里加没加黄原胶?想明确黄原胶含量、类型,需要非常复杂的实验,但市民可以通过静置,对粥中是否添加黄原胶进行区分。米粥在冷却静置后会自然分层,米粒沉在底层,水在上层,但若加入了黄原胶,米粒等悬浮物会始终与水混在一起。另外,如果粥呈现淡黄色,米粒之间距离不紧凑,分布比较均匀,米香味比正常熬制的粥略淡,吃起来口感更滑更黏稠,就有可能添加了黄原胶。

   记者实验一

  大米+黄原胶不用煮就变“

  1、用热开水将粥宝溶解,加入少量米粒,进行一定时间搅拌,不用熬制,水就开始凝结变稠,和普通白粥冷却后样子很像。

  2、继续加入白水并再次搅拌,粘稠程度几乎没有下降,与孙先生的描述一致;在进行大量兑水后,浓稠度才明显下降,但直观看上去依然很像长时间熬制后的样子。

  3、按正常程序长时间煮粥并加入食用碱,加碱粥最初粘稠度很大,但加一次水后就显得很稀,三次加水后,加碱粥已变成水粥,而加入粥宝的粥加三次水仍有粘性。

   记者实验二

  随机买6份样品2份疑似有问题

  17日早,记者在不同地点的早市一共采买了6份粥,按专家提供的辨别方法,将6份样品全部进行2小时冷却静置,6份样品出现了明显差异,其中2份疑似添加了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