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旱涝冷热剧”厄尔尼诺是导演(图)

06.07.2015  12:47

  主持人的话

  距我省千万里之遥的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发烧”,会掀起我省的风云变幻?没错,这就是厄尔尼诺。这个念起来拗口的西班牙语译音,与我省关系相当密切,今年在我省多次兴风作浪,是城市“看海”幕后导演。

  无论是省气象台还是省气候中心的专家,谈及厄尔尼诺时均提到,今年是厄尔尼诺次年,其已对我省产生显著影响,刚刚过去的主汛期,我省出现明显暴雨洪涝,15次暴雨过程为16年来最多,深层次原因正是缘于厄尔尼诺捣乱。

  厄尔尼诺还在持续,对未来我省天气走势和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本期《江南新视野》,我们特别邀请多名气象专家解读。

6月22日,南昌遭暴雨袭击,城区出现内涝。

  厄尔尼诺是什么?

  ——热带海水“发烧”引发全球“不适”

  要解读厄尔尼诺,首先要了解厄尔尼诺,它是什么?省气象台台长殷剑敏称,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平均海表温度持续偏高的一种现象,目前,科学家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判定依据。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分为5个等级,持续时间越长,月累计偏高值越大,其强度就越高,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

  “简单理解,厄尔尼诺就是处于热带的太平洋海水发烧了。”殷剑敏称,人发烧了,身体机能失衡,会引起头晕等症状;同样,海洋“发烧”了,也会带来整个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影响气温和降雨,促成世界不同地区的旱涝现象。

  殷剑敏说,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始于2014年5月,目前厄尔尼诺事件持续14个月,海温距平累积达11.0℃,达中等强度,预计未来可达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并将持续到冬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