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看什么基因在决定产业颠覆
“颠覆”这个词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快被玩坏了,更迭迅速的互联网产品,即使是鹦鹉学舌式的跟随,也乐此不疲地以“颠覆”二字来点缀。但事实上,真正的颠覆应该是一个打破到重建,乃至从无到有的过程。根据哈佛大学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的 “颠覆”的理论,更高级别的颠覆不是停留在具体的产品创新上,而是商业模式上的颠覆。
近期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第3集《能量》中,对比了传统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不同的分工协作方式、产业链关系、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等,解析互联网如何改变、解构原有的价值链条和产业格局,创造全新的产业生态和经济模式。这其中,国内视频网站乐视网则成为了本集中的主角,其“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已经向各个细分领域蔓延出枝桠,实现了全面性的颠覆。
从卖硬件到卖服务 重新定义电视
Clayton Christensen在《能量》中谈到,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一方面“杀死”行业领袖,一方面给新企业提供进入行业的机会,我们称之为破坏性创新,而总的来说,这让复杂而昂贵的产品变得更便宜,使用门槛更低,让更多人可以使用。
互联网时代,颠覆传统产业最重要的基因在于其大数据下的精准化服务。互联网时代,硬件产品趋同化日益严重,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上,都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单凭硬件想让消费者掏腰包已成难事,硬件免费早已成为业内认同的大趋势,而服务则成为品牌差异化一个核心因素。
事实上,硬件免费从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运营商们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可谓是硬件免费的鼻祖。而在电视市场,则是由乐视打破了维持许久的平静。乐视超级电视自推出之时,通过技术革新和乐视生态的广泛资源,实现了同尺寸产品一半价格两倍性能,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2014年第一季度,乐视超级电视在全行业线上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3S(索尼、夏普、三星)线上份额总和。近期,在付费市场相对成熟的香港,乐视推出了“0元购电视机”计划,在电视销售史上首次实现了硬件的真正免费。而香港地区的用户也没让乐视失望,首批100台X50 Air仅用2秒钟就销售一空,创造了乐视超级电视的销售纪录。
乐视重新定义了电视机。
对于用户来说,他购买的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观看节目的硬件终端,而是乐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完整的服务。过去,看电视意味着是被动接受电视台信息的过程;而现在,当电视变为一个更为广阔的、交互型的互联网入口,大数据平台下的服务会让每天更新的内容因用户所需不断调整,让这个屏幕每天都在成长。同时,游戏、交友、购物、视频……“超级遥控器,将使用你在人类所有的欣喜文化产品面前随心所欲。”
而对于企业来讲,单纯的硬件已经不能打动消费者,真正黏住用户的是持续的、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正如《互联网时代》中所讲,“一家视频网站的跨界出场,摇撼了全天下的电视机供应者,你起我落的大幅度降价并不能保证所有竞争者的生存。乐视用“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圈,告诉曾经围墙里的产业领主们,新的规则是:所有独立的信息产品必须成为无法分割的网络世界的元部件。”
从买内容到卖内容 全产业链整合的优势
10年间,视频网站一直是公认的烧钱的行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益增长的版权费。而现在,乐视在垂直整合的过程中,已逐步走向产业链上游,在内容上不完全依赖于电影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使电视台成为其播放平台,实现了内容的反向输出,可以说这种角色的转换也是一种颠覆。
优质的内容是视频网站发展的基石。在乐视生态的大系统之下,在内容的各个分支,也在逐渐形成小的生态。影视业务板块,乐视影业从营销到发行实现全产业链操作,是中国唯一的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影公司,乐视影业成立3年之时,便已跃居中国前三大电影公司之列;乐视体育也已独立分拆,定位于“最懂体育的科技公司“,后续将围绕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终端以及增值服务打造基于体育的垂直产业链;而乐视音乐继去年独立策划了live生活系列音乐会后,今年七夕在鸟巢实现汪峰演唱会的4K级直播,最终实现了超过75,000次直播门票的购买,按照每张门票30元计算贡献了220多万收入,为音乐产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任何一种颠覆在最初搅局时,都不可避免地沦为传统大佬们眼中的笑话。但很快世人就会发现,搅局者只是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中抓住了机遇,恰恰是他们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进程。作为一个视频网站,超级电视、手机、汽车、生鲜等等,乐视的每一次跨界都面对了种种质疑和讥笑,但事实说明了一切。在贾跃亭看来,“工业时代下讲的是专业化分工,大家的创新都是专注在自身模块内的创新,所以它很难产生颠覆性的这种思维,很多颠覆性的创新都是跨界产生的,尤其是当产业发生深度融合的时候。传统行业的格局洗牌会越来越快,现在大家看到的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