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给了“顾少强们”无限可能

23.04.2015  15:10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辞职的新闻不断:先是求职网站热炒公务员“辞职潮”,后有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顾少强。而在笔者的朋友圈,同事离职、朋友创业的消息更是应接不暇。这些变化或许暗含了大时代对个体工作、生活选择的影响。

  辞职也意味着重新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可能是为了追逐梦想、循着兴趣的脚步重新出发;或者是顺应社会大潮,果断选择对衰退行业来一次“断舍离”;抑或只为生计,但求一份报酬更高、更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三种情况应该比较普遍,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辞职的三种境界:为生活、为改变、为梦想。相对而言,大多数人都是为生活而工作,同时也是为生活或为改变而选择辞职。也正因此,顾少强为梦想的洒脱,才让人觉得多么与众不同,多么让人羡慕嫉妒。人们往往对于那些自己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更为推崇。世界那么大,没有人不想去看看,没有人不想去追逐梦想,没有人不想让生命更富有色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顾少强”,她的辞职,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书写辞职潮”,这实际上也是对梦想的一种表达。必须指出,“顾少强”已经部分被标签化了,她的选择转而成了一些人辞职远行的动力。但顾少强对自己的爆红不仅保持冷静,还奉劝网友审时度势,不要盲目而行。是的,没有人人皆可适从的方法。在浮躁的网络舆论背后,不盲从、不跟风、量力而为,尤其重要。现代社会巨大压力之下,追求自我、追逐梦想没有错,但还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对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梦想集聚能量,“首先不能饿死,肯定会想办法谋生,能养活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每一个意欲效仿顾少强的人来说,理应有这样清醒的认识。

  不过,时代发展到今天,“单位”的束缚相对减少,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个体因此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这意味着,社会上的“顾少强”不在少数,而且未来会有更多。这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个体主导人生的必然。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体制的壁垒正在消解,体制内外的流动更加顺畅,即便是曾经让人引以为傲的体制身份也在回归正常;另一方面这是一个鼓励创新创业的时代,赋予了我们选择机会、试错可能,完全可以听从内心的召唤。想想父辈一代,绝大多数都是“单位人”,一辈子都与所在“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或许能够给他们带来诸多依靠,但也部分剥夺或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自由。而如今,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无限可能,个体也拥有了从容选择的自由,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仅使个体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我们的社会更有活力、更具创造力。

  现在可以明显感受到,因创业炒老板鱿鱼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众多“创客”脱颖而出,“互联网+”“风口创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当下中国正掀起创业热潮,我们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创业不同于简单的想去“看世界”,所要面对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但也提供了实现个体价值最大化的机会。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乏创业热情,但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像顾少强一样果断地追逐梦想。“有想法”固然重要,但关键是付诸行动。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机会同样稍纵即逝,要勇敢地去做紧跟时代步伐的“快鱼”,而不是注定会被淘汰的“慢鱼”。

  关于顾少强的热度终将退去,媒体不应再影响她安静地“看世界”,企业也不应拿她充当炒作噱头。但我们心中的“顾少强”既然唤醒了,就应该像她一样勇敢追逐梦想、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