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不忘以人为核心

23.01.2014  13:16

 

--江西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纪实       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是江西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确定了“注重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城市群培育发展、注重城乡统筹、注重城市承载力增强、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改善人居环境”七大举措,使城镇化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规划引领,促进城镇人口增长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加快编制重大规划,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规划指引。该厅先后完成、启动编制《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跨区域城镇群、城镇带、都市发展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乡镇规划、村庄规划编制;首次在全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论证工作;首次实施省派城乡规划督导员制度;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构建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空间平台。目前,全省92个县城以上城市、140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已实现全覆盖,14474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达86%。全省新增城镇人口86万,50万 100万人的大城市达到8个,20万 50万人的中等城市达到12个,92个市县建成区面积达2100平方公里。   顶层设计,做大中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之后,为江西省构建城镇空间新格局提供了契机。据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绍平介绍,中央推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后,江西省不甘落后,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加快示范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       去年,该厅编制完成《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确定全省城镇化走“多元发展、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南昌市为核心的南昌大都市区,加快发展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构筑以“一群两带三区”为骨架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       2013年以来,江西省以南昌、九江一体化为推动区域发展升级的突破口,制订了交通、通信、金融同城化等一系列专项方案,区域经济融合效应凸显。随着中央苏区振兴扶持政策逐渐落地,该省又提出加快建设赣东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赣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研究推进南昌、抚州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公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城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计划到2015年,共青城先导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力争翻两番。   高位推进,城镇化率显著提高       根据预测,江西省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转移农村人口44万人,拉动消费440亿元。可见,推进城镇化是该省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中央推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后,江西省明确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目标。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必须着力构建城镇体系,必须坚持镇村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截至2012年,该省城镇总人口2139.8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51%,城镇化率列中部地区第3位、全国第20位。       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造福广大农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确定南昌市、新余市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地区,确定赣州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地区。近3年,江西省重点支持、扶持28个省级示范镇和8个民族乡,大力推进全省100个百强中心镇建设。全省近1/3的农村人口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生活。       近期,该厅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央确定的城镇化工作六大任务,着手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制订专项规划。围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调查研究,重点解答新型城镇化是什么、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城市怎么建、城市怎么管等问题。积极参与《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下大力气解决农民进城后“有事做、有房住、有保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