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快意海风椰岛来--海南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见闻

02.07.2014  22:40
快意海风椰岛来
——海南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见闻
  

      6月的琼州海峡,季风温热,波涛滚滚。

  自海南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新一轮投资创业的热潮再次在椰岛兴起——

  截至今年5月31日,海南省新增企业18020户,同比增长53.28%;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1262.24亿元,同比增长107.27%;新登记市场主体从业人员268199人,同比增长51.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旅游产业规模效应提升,社会投资热情进一步激发,市场环境更为公平有序……

  百舸争流,千帆竞速。海南的改革成效引人关注,海南的创新探索值得探究。

  改革,发轫于正确把握市场规律

  作为最大的特区,海南总体经济基础、产业规模也许并不具有优势,但这片热土的改革意识、创新精神,就像湛蓝的天空和美丽的沙滩一样,有着鲜明的海南特色。两年前发生在三亚的消费投诉事件,成为海南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拐点。

  2012年春节,三亚海鲜排档因欺客宰客屡遭投诉,一时批评之声四起,工商部门监管压力很大。

  问题出在哪儿?市场怎样才能管好?海南省工商局组织专题调研,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三亚旅游季节性强,春节黄金周期间,外来游客猛增至150万人,而当地海鲜排档经营户不过170多户。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市场价格攀升,服务质量下降。

  经营户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进入市场门槛高。想新办海鲜排档或扩大经营范围,需经多方审批。种种限制条件,将有心创业的经营户挡在市场大门之外。

  对比韩国和新加坡类似海鲜排档市场的管理经验,其经营户与同等规模消费人口之比远高于三亚,而且经营户进入、退出市场简便快捷。市场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疏导有方,因此供需两旺,秩序良好。

  尊重市场规律,放开放活市场,才能缓解供求矛盾,引导良性竞争。

  顺着这个思路,海南工商着力扩大市场供给,以增量应对变量。短短两年,三亚海鲜排档经营户可容纳的就餐餐位数翻番,经营规范,价格合理,一度被视为“老大难”的宰客问题迎刃而解。

  在成功管住管好三亚海鲜排档的实践中,海南工商陆续探索了宽进严管、信用公示、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网络维权等做法,这与此后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高度契合。

  宁静有序的三亚湾,成为海南工商新一轮登记制度改革的发轫之地。

  改革,重点在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的发展机遇让全岛投资兴业迅速升温。

  然而,一个数据略显尴尬。经过几年发展,截至2013年7月底,海南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总数不到50万户,而同期广东省仅东莞市的市场主体总数已达55.6万户。

  在考察学习广东试点地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经验后,海南省工商局结合实际,于2013年8月制定《关于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和事权下放的十五条意见》。

  激发市场活力的改革开始提速。

  ——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从180项减少为12项,减幅达93.33%。

  ——推行“三分离”,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实行先照后证;一般经营范围与特许经营范围分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三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均可出资,不再限制出资时间、出资比例、出资方式。

  ——推行“三个一”,全省企业网上登记“一张网”,创业者无论身在岛内何地,均可随时提交申请,随地申领执照;全省登记一个“注册局”,整合职能,提升效能;“一个窗口”统一发放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及公章。

  ……

  一系列放宽准入、为市场松绑的改革举措一经推出,立刻激起市场巨大反响。

  大学生创业者赵鑫发现,“一个窗口”联合审批大大缩短了企业设立时间。他赞赏说:“过去至少要21天,现在5天就能证照办全。这种转变对我们太有利了。”

  海马集团投资管理部副部长郭祥云对改革带来的便利印象深刻:“通过网上登记平台查询,3分钟就能办好名称核准手续。过去起码要跑两三趟,等几个工作日才能拿到结果。”

  工商登记历史性地从“面对面”变成“键对键”,市场主体借力改革东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在海南最南端的三沙市,目前已有市场主体94户。从海口坐船,劈波斩浪十几个小时才能抵达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而永兴岛5月开通的工商业务平台,使三沙市可与祖国大陆同步打印新版营业执照。

  世世代代在南海追风逐浪、撒网捕鱼的渔民,到三沙市工商局申办个体工商户的热情高涨。

  工商注册便利化消除了市场“玻璃门”,到海南各级工商窗口办事的群众感受到效率明显提升。

  在海南万人评议省政务中心活动中获得第一名的省工商局审批办,率先推出“一机双屏”、独立核准等新举措。窗口干部每一次键盘输入,办事群众可同时在外显示屏浏览整个业务进程,完全透明公开,方便群众监督。

  这个优秀窗口共有20名工作人员,其中15名是“85后”。面对猛增的业务量,他们连续加班加点,受理申请、解答咨询、耐心指导……这群年轻人高效、专注、敬业、奉献,展现了工商良好形象,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改革,抓住信息公示信用监管的关键

  改革,打开了市场大门。

  海南省工商局始终坚持市场准入“零门槛”和市场监管“零容忍”并重,坚持“宽进”和“严管”两手抓。

  今年2月,海南省工商局制定《企业登记监管十八条意见》,从科技监管、信用约束、社会共治等方面综合推出18条监管措施,对行政许可公示、注册资本抽查办法、住所确认、信用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其中,海口市工商局率先搭建、完善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备受关注。

  这个平台设置了综合信息查询、异常名录公示与查询、黑名单公示与查询、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四大板块,每一个板块中又有各自的分类信息。如综合信息查询板块既设置了工商主动公示的登记信息、备案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又设置了企业自行公示的年度报告信息等。

  自平台开通之日起至5月31日,全省公众访问平台量达86万余次。在海口市工商局一层大厅,一名通过手触屏查询信息的集团公司办事人员说:“这个系统了解合作方的信用信息很快,很实用。我甚至可以用这个系统查询子公司相关情况,加强内部管理。工商为企业办了件好事。”

  通过信息公示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海口市工商局已将全市13万多家企业的注册登记及备案信息、1713家企业的行政处罚信息、512家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014家企业黑名单信息、84家获得海南省著名商标企业信息、112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息和21家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信息向社会公示。

  既有警示信息,也有褒扬信息,一好一坏,形成对比。“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工商信用信息披露,不希望自己出现在黑名单上。”一名民营饲料企业负责人说。

  “工商部门抓信用监管抓住了关键。”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静认为,“信息化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海南省的信息化顶层设计为各部门整合利用信息数据奠定了基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商部门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方面表现突出。”

  除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海南工商还着力搭建另两个平台,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

  一是流通领域商品电子网络监管平台。在规范三亚海鲜排档建立电子台账、价格电子公示屏的基础上,海南工商把信息化科技监管手段逐步推广运用到农资市场、旅游市场、建筑市场等其他领域,从市场主体准入到退出,实现注册登记信息、经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全程监控、全程记载和公开披露。

  二是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调解处理平台。通过移动执法仪、地理信息系统和视频,指挥中心、执法人员、消费者三方可互动视频通话,实现“监管维权面对面”。

  打造“三个平台”强化信用约束,海南“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需要创新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

  改革,需推陈出新;改革,要直面难题。没有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改革将诸事难成。

  从规范三亚海鲜排档入手,海南工商全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考察借鉴、深思细研、埋头实干、创新前瞻……全系统上下一心,凝神聚力,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

  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海口市工商局考察。当总理看到信息公示平台可查询市场主体违规信息时,追问谁对信息的真实准确负责。海南省工商局局长陈楷没有停顿,马上回答“谁发布,谁负责”,总理竖起大拇指称赞:“好!”

  总理对海南工商深化登记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海南全系统干部职工。海南工商的改革步伐愈发坚定。

  乌石工商所,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深处。“就是这个深山里的小所,也建有信息监管平台,乌石辖区的市场主体分类以及3年内的经营异常信息,随时能查到。”陈楷介绍说。

  从遥远的南海三沙到山高林密的琼中,海南工商在行动,在探索,在前进——

  为明确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省局企业注册局在局党组指挥下,调研分析,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为完善信息公示系统,海口市工商局领导班子带队挑灯夜战,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率先成功上线……

  特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融入海南工商的脚步。

  南国椰岛,蓝天澄净,海风快意。市场主体对宽松准入、规则平等、自由竞争、诚信交易的追求,就像人们渴望洁净的环境和公平的机会一样。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市场主体壮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机遇。

  改革,没有完成时。一手抓放,一手抓管,海南工商的探索仍在进行。

  成效已显,资本涌动,我们对这片热土充满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