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蓝博:反腐败和发福利一个都不能少

09.09.2014  12:33

  中央“打虎灭蝇”,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效果显著。然而,欢欣鼓舞之时,人们却发现,一些执行者在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职工福利。这绝不是中央反腐倡廉的本意。(9月8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这篇“评过节不发福利:反腐倡廉的经被念歪了”文章一出,立即被各大网站、论坛纷纷转载,同时成为中秋节当天“朋友圈”转发最热的微信。为什么一篇评论文章竟然如此受追捧?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爆了网站和网友?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抓住了当前网友最关心的话题“反腐败”,最关心的事情“发福利”。

  反腐败,就应该对形形色色、或隐或现的腐败行为“零容忍”,咱们老百姓当然拍手称快。然而,当前,不少单位借反腐败之名,克扣职工应发的福利,让职工每月看着屈指可数的工资,过着清贫的生活,从而引来骂声一片。笔者认为,这骂声本不该有,皆因这些单位的领导成了“歪嘴和尚”,将中央反腐倡廉的经念歪了。

  原因一,权高位重,对“歪嘴和尚”念歪经敢怒不敢言。“歪嘴和尚”往往都是单位的一把手,掌管着单位的签字权和大事小情的决定权,即便是党组会上,其他党组成员也不会因为职工的福利去冒犯一把手,这样就片面纵容了一把手,“屁股决定脑袋”,导致一把手说了算,事后职工迫于一把手的威严,也不敢过多理论,更不敢得罪,怕今后被“穿小鞋”。由此可见,经念歪了就不足为奇。

  原因二,从众效应做祟,导致“歪嘴和尚”念歪经。在中央持续反腐败的形势下,一些单位领导缺乏主见,盲目跟从兄弟单位,凡事都以兄弟单位为榜样,尤其是职工的福利待遇,更是以兄弟单位为参考,看见别人没发,也不问三七二十一,全面照搬,一律不发,带领单位干部职工过起了“紧日子”。笔者认为,像这样盲目从众,该发的福利却不发,着实大大伤害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原因三,“歪嘴和尚”自身有问题,故意念歪经。自“八项规定”实行以来,反腐倡廉捷报频传,一只只老虎苍蝇悉数被拿下,极大地震慑了那些有贪腐之心或曾经有过贪腐行为的领导干部,以致他们害怕被抓,于是乎就夹着尾巴,什么都不发,包括该发的福利,使得干部职工跟着他一起过上了“紧日子”。比如年终奖金,俗称“第十三个月工资”。2014年上半年结束了,可有的单位竟然连2013年年终奖金迟迟不发放,这极大地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二章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其实,中央反腐倡廉反的是三公消费,反的是个别官员的权钱色交易、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欺上瞒下,反的是个别垄断性企业存在的高收入、高消费、高福利的灰色腐败,反的是个别单位和领导假借之名侵吞国家资产、串通起来寻租、分肥的腐败行为。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公务员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权利。第七十六条规定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发放福利是法律允许的,只是在发放的过程中,要防止个别单位和领导从中滋生腐败。

  只有将权力真正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监督,拓宽举报的渠道,才能让法大于权回归,才能堵住“歪嘴和尚”的嘴,才能按章办事,让发放福利成为一种自然现象。既要坚决反腐,又要发放福利,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