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魏青:清净的中秋节月朗风清

09.09.2014  12:32

  猕猴桃熟了,大批量购买的没了;奢华礼盒包装不见了,平价月饼成市场主流了;街头巷尾从外地车往本地车倒腾土特产的也看不到了——扬州市这个中秋节与以往大不同,一些消费场所,乃至有些权力单位的传达室门口变得清静了。(《扬州日报》2014年9月8日)

  消失的是中秋节送礼,回归的是好作风和风清气正的优良传统。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和请客送礼等节日的不正之风和节日腐败呈现了“退缩”、“消减”和“隐匿”的被遏制现象,说明转作风、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取得了一定的好效果,令人欣喜。

  中秋节和国庆节前,从中央到地方,都下发了严禁节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款送礼等规定在中央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又创造性性地深化和细化了规定,让规定不仅符合各地实际,也体现了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就为落实遏制节日腐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性基础。

  对于节日期间的违法规定者,要及时的通报批评,还要在更大的范围公开曝光,只有不留情面地严肃处理,才能体现制度之硬。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实现“严禁”的庄严承诺,给老百姓一个明了、透明和有说服力的交代。

  当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秋节机关传达室的清净和空旷乃至节日期间的公权“寻租”和“节日腐败”无落脚之处,仅仅是表面上的“有意撤退”,而不是彻底的减少和绝迹,在遏制节日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公款吃喝和送礼等也会以电子交易等越来越隐蔽和低调,行贿者会更多地绞尽脑汁,变着法儿行贿。需要监管部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