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一体化两周年系列报道之民生改善篇

22.07.2015  09:48

   同城”效应改变百姓生活

  推进昌九一体化,是为了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新引擎”、推开江西改革开放的“新窗口”、搭建承接国家战略的“新平台”,更是为了让南昌、九江两地百姓享受改革发展的便利和实惠。

  两年时间,南昌、九江两地市民的生活在“同城”效应下悄然发生了变化:通信同城化、金融同城化、科教同城化、就医同城化等一体化政策的陆续落地实施,让这两个相距100多公里的城市逐渐消弭了空间隔阂。在这部越来越热的“双城记”大片中,南昌、九江两地市民不断体会到昌九一体化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交通通信一体化——

  每年近亿元红利惠及两地市民

  2013年9月30日前,市民往返南昌、永修之间,有两种出行方式可以选择:乘火车,票价12.5元,不仅发车间隔时间较长,且需要身份证先购票;坐汽车,虽然17元可从永修县直达南昌,但到南昌后换乘线路少,且一到节假日票价还会上涨。

  2013年9月30日开始,往返南昌市、永修县之间的市民有了新的出行体验。这一天,从南昌到永修的139路公交线路开通。作为全省首条城际公交线路,139路公交在沿途设置了方便乘客就近上下车的站点,到南昌后换乘公交车十分方便,而且刷洪城一卡通还可享受上车后5-90分钟内免费换乘的政策。与之前的火车和汽车相比,139路不仅票价更低,而且平均15分钟一班更加便捷,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近两年来,139路公交日均输送乘客4000人次。经测算,该条线路每年为往返两地的市民节省出行费用超过1000万元。

  通信同城化改革同样给两地市民带来真金白银的红利。2014年4月1日,南昌、九江两市之间移动电话的漫游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调整为按本地通话费标准执行;同年7月1日,两市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费调整为按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标准执行。完成通信同城化改革后,各通信运营商每年为昌九两地用户让利8670万元。此外,随着金融同城化的深入实施,南昌银行和两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先后实现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仅仅在交通、通信以及金融等领域,两市市民每年从昌九一体化改革中获得的优惠接近亿元。而在休闲旅游市场,市民凭借旅游一卡通,可免费畅游两市36个景区,并可在32家农家乐和42家三星级以上酒店享受优惠。

  公共服务一体化——

  异地生活享“同城”待遇

  昌九一体化实施两年来,南昌、九江公共服务领域的同城化改革也迈出实质性步伐。两地市民虽然还是生活、工作在原来的地方,但在涉及百姓民生的诸多领域,却已经处在同一片蓝天下。2013年和2014年,南昌、九江两次召开市直部门联席会议,达成了47项合作事项,两市公共服务同城化改革全面推开,并陆续开花结果。

  在科教方面,昌九两市实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实现了两市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两市启动了高校学分互认试点,部分高校、中小学校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各有3-5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在社保方面,昌九两市实现了医疗保险双向互通、即时结算、报销互认,达到了就医同城化的目标;养老保险待遇同城化政策7月落地后,正在稳步推进。两年来,昌九两市开通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提供了就业岗位信息超过27万条,举办昌九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32场次,40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2万多人次实现就业。

  记者了解到,昌九一体化实施两年来,两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确定了新农合定点互认、同等报销的24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了转诊就诊流程及结算办法,并正在将新农合定点互认的医疗机构拓展到县级,明年将延伸到乡镇。在社会管理领域,两市去年8月实行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后,目前已提供“一站式”服务11.6万人次,两市相邻县区签订了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形成了解决边界地区矛盾纠纷的长效管理机制。经省政府批准,昌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发布实施,两市正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联合推进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机动车污染等减排工作。

  公积金贷款一体化——

  “同城”效应加速共融步伐

  2014年10月8日,昌九一体化迎来又一个重要节点:南昌、九江两市公积金缴存用户可在对方城市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这个全省公积金贷款一体化政策的破冰之举,给两市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置业选择,昌九“同城”效应再次叠加放大,一体化步伐再次提速。

  昌九一体化重大决策实施后,南昌、九江两市便着手开展两地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体化调研。昌九两市在与省直公积金中心对接后,共同起草了南昌、九江住房公积金贷款昌九一体化的政策合作协议和政策操作办法。经过一年多的缜密调研论证,昌九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体化政策终于落地。

  在交通一体化、通信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医疗社保一体化的基础上,公积金贷款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再一次加速了昌九两市的共融步伐。市民赵先生是南昌人,毕业后一直在九江工作。昌九两市公积金贷款一体化政策实施后,赵先生用自己在九江的公积金贷款,给在南昌生活的父母买了套房子。“南昌‘认’九江的公积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赵先生说。

  据统计,从去年10月8日昌九两市实行公积金贷款一体化到今年6月底,九江公积金缴存职工到南昌买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有54户,贷款金额达2436.3万元。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