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9月30日报道:——解读《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

30.09.2014  20:24
        江西日报记者 张志勇 实习生 郭静原         昌九一体化发展,备受昌九两地人民乃至全省人民的关注。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发改委组织编制了《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于9月23日由省政府发布实施。规划的制定实施,将成为引领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抓手。         发展目标:昌九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到2015年达到36%以上、2017年达到38%、2020年达到40%以上         规划在深刻分析昌九现有发展基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阐述了推进昌九一体化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战略定位方面,规划着眼于带动全省发展升级、共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确定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全省发展升级引领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要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区         在发展目标方面,按照“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总体要求,为充分体现昌九一体化“1+1>2”效应,规划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设置了14个主要指标,并提出了未来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昌九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到2015年达到36%以上、2017年达到38%、2020年达到40%以上 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培育两个都市区,打造两大战略支点,共建生态“双肺” 依据昌九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划确定了一体化空间开发格局,即着力构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培育两个都市区,打造两大战略支点,共建生态“双肺”。         一纵两横”战略格局为:沿京九铁路纵向发展轴、沿长江通道横向发展轴和沿沪昆通道横向发展轴形成的“”字型发展格局。两个都市区为: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通过加快建设都市区,带动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两大战略支点为: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通过打造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促进昌九相向发展。生态“双肺”为: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在昌九东部构建以鄱阳湖水体及湿地为主的生态“蓝肺”,西部构建以山地森林为主的生态“绿肺”,建设昌九生态屏障。         规划同时提出,在昌九相向融合发展地区,规划研究设立昌九新区,打造我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平台。 主要任务:促进“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互补对接” 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互补对接”的总方向,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规划确定了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网络完善、高效便捷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产业互补对接。遵循现代产业发展和分工规律,加强昌九产业统筹布局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重点建设航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12大工业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暨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和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城镇发展联动协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提升发展南昌、九江中心城区,培育发展共青城—德安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县域中心城镇,构建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昌九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强化昌九、沿江和沪昆等重点轴线的沟通和联动功能,促进轴线城镇联动发展。         公共服务合作共享。统筹科技、教育、文体、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加快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区域合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态环境同建共治。合力构筑生态屏障,加强区域生态共建共保、环境共治共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积极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昌九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源文链接: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4-09/30/content_267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