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双城相拥“双核”互动 深刻改变产业发展格局

06.12.2013  10:17

昌九双城相拥“双核”互动 明年通信、金融全面同城化

    开栏语

    作为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江西人民描绘了一幅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4年来,江西从此进入高速发展行列,各项经济不断取得新进展,正进入发展升级、龙头昂起的关键时期。今日起,本报推出“十八大一年来·发展升级看变化”专栏,推出“区域升级”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景式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昌九一体化成效。

    今年7月,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强调,要推进区域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实现“龙头昂起”,重中之重是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10月10日,南昌和九江两市在6大领域25个合作事项达成了共识,省政府也于10月30日印发实施《推进昌九一体化工作方案》。

    这些都仅是昌九一体化的一个开始。接下来,昌九在通讯、金融、交通、公积金及联合设立自贸区等方面的同城化更加明显。

    省市合力推进昌九一体化加速

    省发改委先后6次赴南昌、九江开展调研,并组织有关部门和市县到湖南长株潭、广西北部湾、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上海自贸区等地学习考察。当前正根据专家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尽快上报省政府。此外,同步推进昌九一体化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已形成初稿。

    另外,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水利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厅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迅速制定了专项方案。

    目前,昌九通信同城化、金融服务同城化方案和昌九户籍“六统一”管理制度已正式出台,工业产业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商务一体化、水利保障等专项方案正抓紧修改完善。省国税局出台了《关于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若干税收意见》。省地税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和服务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昌海关制定了南昌保税物流中心与九江城西港区联系配合办法,推动转关货物“区港联动”。

    交通一体让双城生活一城体验

    昌九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城市对接,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一体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实惠的是看得见、摸得着,能给生活带来实实在在便捷的“一体化”。

    便捷的交通,便是架起两地居民生活的“桥梁”。昌九城际铁路的开通已为两地交通一体化做好了铺垫,在两地间修建一条免费的城市快速路昌九大道很有必要。这条一级公路长约84公里,按双向六车道技术标准建设,起于南昌市新祺周,途经永修、共青城、德安,终于九江庐山区双塔。

    目前,这条快速路昌九大道和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南昌公交总公司也于9月30日开通了南昌至永修县城的139路公交线路。

    商业服务升级打破异地烙印

    12月3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新,与网友在线交流时透露,明年4月1日起,南昌九江间将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固话从明年7月份起取消长途费。

    据省政府金融办会同江西银监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等制定的《推进昌九金融服务同城化工作方案》,明年上半年,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实现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明年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争取行内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到2015年底,所有银行在两市实现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同时,经省住建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处、南昌与九江公积金管理部门共同磋商,一致同意在昌九两地实施住房公积金同城化政策,并就具体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初步商讨,在昌九两地适时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购房提取。

    南昌与共青先导区规划启动

    不久前,省商务厅组织南昌、九江两地召开了筹划设立昌九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座谈会。我省将充分借鉴国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申报设立昌九自贸区,推动江西新一轮开放升级。此外,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便是重点规划建设南昌先导区、共青先导区。目前,南昌先导区(即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近期上报省政府。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临空经济区建设和招商工作加快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复,共青先导区建设也在快速启动中。(来源:江南都市报 文/记者刘媛)

昌九一体化”龙头效应初显 深刻改变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12月5日从省鄱建办了解到,自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围绕“双核”、“一体”大文章,我省加速双城融合重点举措密集出台,两地各领域对接稳步推进,市场投资规模节节攀高,区域升级龙头效应已初步显现。

    根据省政府部署,“昌九一体化”各领域的一批重大推进事项列上工作日程。目前,九江、南昌已会商开出了首份“一体化”发展清单,其中25项具体合作计划,囊括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标志着昌九一体化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加快推进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城先导区建设,成为“昌九一体化”的战略支点。根据总体工作方案,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的共青城先导区,到2015年,GDP、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空气和水质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而纵跨昌九两地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肩负着构筑综合性大型立体交通枢纽、生态宜居智慧城市以及临空产业体系的重任,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00万人次。

    积淀深厚的昌九工业走廊与成长迅速的九江沿江产业带,已初步形成昌九产业融合对接、错位发展的“T轴”。在国内外投资者的强烈关注下,“昌九一体化”正深刻改变着这一区域的产业发展格局。据了解,以汽车、航空、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新型产业为重点,南昌高端领域投资已出现快速上升之势;以石化、钢铁、光伏、能源、电子、纺织、新材料等产业为支柱,九江重大新开工项目投资较快发展。其中,前三季度,南昌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2%,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九江重大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9%,比全部投资增幅高出3.9个百分点。(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何宝庆实习生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