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抱团放大江西核心能量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宣讲团今年8月在全省宣讲,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副秘书长陈石俊专门结合南昌当前形势,对“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进行解读。
如何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如何顺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趋势?省内外专家纵论昌九一体化。
2012年2月26日,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果在武汉参加了由湖北省经协办、湖南省经协办、江西省商务厅及湘鄂赣三省社科院共同主办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论坛,他本人还起草了江西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相关文案。他认为,南昌和九江紧密联系,最终将释放出抱团发展的聚合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魏后凯和王果都认为,推进昌九一体化,是提升江西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推动发展升级的重大机遇。
整体轮廓
为什么提出一体化?
陈石俊:根据一个地方的区域、地理、市场、资源等条件,让某些地方率先发展起来,可形成聚集功能、辐射功能。一体化的实质是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之间一种产业对接、互补,统筹发展,资源相对集中,以形成聚集功能,这是一般发展规律。
为什么选择南昌九江?这是两个城市特殊的基础、特殊的条件、经济市场环境所决定的。就基础来讲,南昌和九江是江西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同时,两地间有机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省道和水路连接,江西只有这两个地方具备这样的条件。省委省政府也是基于这些因素选择昌九。
一个省的资源是有限的,是撒胡椒面还是集中投放资源?现在集聚,将来才有辐射的功能。
我省资源向这个地区集中,由点到面、由点到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向这个区域投,8年以后、10年以后就会有明显成果。昌九高速公路在拓宽,物流产业就会受益。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江西的一个薄弱环节。
永修在建设一个鄱阳湖淡水鱼冷链项目,我看过这个渔业综合加工的项目规划,投资达数亿。
什么是一体化?
陈石俊:更多是从统筹的角度考虑,产业合理的布局。主要包括规划上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等。南昌公交开到永修就是基础设施的相向对接。另外,服务一体化,如现在推动的金融一体化、通讯方面的一体化。
从南昌看,南昌和九江要合理分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有总部经济色彩的企业应集中在南昌,从而提升南昌的软实力。从九江看,九江长江沿江适合重化工业的布局。两地形成哑铃式结构,把连接地带打造起来,中间的共青城、永修、德安是重要支撑点。两地是合作关系,有竞争关系,但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现在省里在做1+8规划,1项总体规划:昌九一体化总体规划;8项具体专项规划:公路水路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农业布局规划、服务业布局规划、南昌先导区发展规划、共青先导区主体规划。省发改委提出,昌九一体化三年见雏形、五年见成果。一体化并没有具体的数字指标,两地慢慢融合、相向发展。
聚合效应
记者:在推进一体化的进程中,南昌和九江应如何合作,释放聚合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昌九合作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魏后凯:江西提出昌九一体化想法很好。放眼长江中游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就是南昌、九江。推进昌九一体化,包括用轨道交通连接双城,我觉得很有必要。推进一体化、包括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治理、产业结构的分工等,最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南昌和九江的分工,两者之间是竞合的关系。做好分工有助于提升环鄱阳湖城市群在全国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圈已经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在这些大都市圈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以及营销、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技术服务等环节,由此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大都市郊区(工业园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结构;周边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专门发展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由此形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棒型”结构。这种面向大都市圈的一体化新型产业分工,通过产业链重组和资源整合,可以提升大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避免和化解都市圈内城市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形成产业链群体竞争的格局。
可释放抱团发展的聚合效应
王果:城市的一体化包括基础设施一体化,金融一体化、产业错位对接等多个方面,构建昌九一体化并不会使南昌和九江的产业受冲突。南昌按照自己的优势打造产业,九江按照临湖沿江的优势打造产业,在一体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是纽带。
南昌和九江有很多不同点,南昌作为江西的政治、科技中心,大力发展汽车、飞机等现代制造业;九江最大的优势在于152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依托地理优势重点发展石化、建材、冶金等重化工业,形成以重化工为主的临港产业。一个又一个细小的变化,将逐渐汇聚在一起,将南昌和九江联系更加紧密,使两地真正在经济、文化、心理上实现“同城化”,最终释放出抱团发展的聚合效应。
记者:在推进昌九一体化过程中,如何顺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趋势?
交通金融邮政都实现“同城化”
王果:去年,我与家人去湖南株洲旅游后,直接乘公交车来到长沙,个把小时就到了长沙,跟在一座城市里一样方便。
推进一体化,首先必须交通同网,着力建设城市间快速干道。昌九交通一体化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近期,借鉴长株潭城市群经验,实现昌九公交一卡通制度,开通市际公交;中期,以城市高速公路建设为基础,建设南昌-九江免费通行的城市间快速干道;远期,结合南昌地铁建设,建议规划建设昌九两城的轨道交通线,形成具有更快速度和更大人流、物流、信息流通过量的主轴。
其次,推进信息同城,实现通讯同城、金融同城和邮政同城。例如:在金融方面,建议两市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方式,联合发行“昌九一卡通”分行卡,两市居民、企业持联合卡,在两市商业银行各营业网点支取现金无需手续费;在邮政方面,推出昌九特快邮件“限时专递”服务、同城礼仪配送服务和代购票务等“同城化”服务。
推进昌九一体化,不仅仅只带动南昌和九江两个地方的发展,对两地之间的城市也有促进作用。一体化会使几个城市串联起来,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面貌会随着城市化而改变。
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一心两肺”
魏后凯:第一个阶段,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和环鄱阳湖城市群,首先是推进各自的一体化。昌九一体化的更高一个层次是环鄱阳湖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形成“一心两肺”。我们认为以罗霄山脉为核心的“绿心”,还有两个“肺”,一个是洞庭湖,一个是鄱阳湖。这是个很好的结构,若通过高速路网甚至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南昌到武汉将只需一个小时,武汉到长沙不到一个小时,我是比较看好。
鄂湘赣三省在整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过程中,可联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长江干流支流、洞庭湖、鄱阳湖等进行综合治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型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或可成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他方经验
新疆“乌昌一体化”
2004年底,新疆提出乌昌一体化(乌鲁木齐与昌吉城市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在不涉及乌、昌两地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成立乌昌党委,加快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从2005年至今,新疆乌昌一体化已走过8年历程。从经济一体化到体制一体化,当地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乌昌相距不到40公里,半小时车程,如果分开发展,相互竞争则互有损失,经济一体化,就相当于一加一大于二,使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优势与昌吉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互补。
2005年,乌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0亿元,2009年,乌昌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6.4亿元。其间,乌昌经济总量与地方财政收入都增长了将近一倍。乌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疆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18%,已成为带动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如今,乌昌地区基本实现交通同网、产业同布、信息公用、资源同享,乌、昌两地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乌昌地区占全疆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
荷兰兰斯塔德
在荷兰,仅兰斯塔德地区就约有700万人口,相当于在26%的土地上聚集着总人口的45%。空间拥挤和城市迅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人们广泛而持久的关注。荷兰政府不得不提出建造新道路和新居住区的构想。
据了解,兰斯塔德是一个由大中小型城镇集结而成马蹄形状的城市群。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突出特点,是“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布局,同时把一个大城市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分开、又联系、形成明确职能分工的有机结构。
兰斯塔德地区是由多个功能互补的专业化中心所构成的互补型城市网络,四大城市相距不超过60公里,各有鲜明特色,承担不同的城市职能。阿姆斯特丹是经济中心,主要承担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的职能;鹿特丹是航运中心,主要承担物流贸易、临港制造业的职能;海牙是政治中心和国际事务及外交活动中心,主要发挥公共管理以及会展旅游的职能;乌得勒支主要承担文化教育职能。这4个荷兰最大的城市是兰斯塔德地区城市网络中的主要节点,围绕它们还有众多中小城镇,这些城镇各具特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记者左阳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