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昌九经济一体化改革 建立统一开放的共同市场

20.10.2015  19:28

  ●李定强

  “十三五”期间,如何将昌九一体化打造成“中三角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江西能否及时对接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必然出路?建议“十三五”期间,加快昌九经济一体化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共同市场。

  一是巩固统一的商贸流通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昌九一体化区域内企业标准与资格审查、抽查质检和评估行动,推进审查、质检和评估结果互认。统一市场执法标准,实行统一市场准入、统一商标保护等措施,形成对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格局。

  二是建立全面开放的资金融通体系。进一步加快昌九一体化区域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融资和结算功能,推动金融企业在周边城市设立区域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的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引导降低银行卡区域内收费标准,对银行汇取款等业务免收异地业务手续费。

  三是完善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改革。在昌九一体化区域内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高效共享的人才交流平台,推进开展相互委托的异地人事代理、人才引进测评等服务。

  四是加快昌九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构建综合城市社会经济体系。加强昌九城市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大力推进两市的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将两市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群来规划设计并进行经营管理,统一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共同构建综合的城市社会经济体系。其一,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要转变管理职能,解决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杜绝形式主义,加快审批效率,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专业素质,做好发展规划,优化对外招商的服务体系,实现与沿海地区经济规则的快速对接;其二,加强综合配套能力建设。区域内经济发展规划在承接长江经济带建设上要着力打造具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在产业承接工业园的基础上,引进和培养有强劲市场领导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形成支持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群,提升中小企业素质,促进产业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提升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水平,增强昌九产业的配套能力,进而吸引部分企业向承接区域转移;其三,完善“同城化”的城市交通公共管理体系。昌九城市交通一体化包括对外交通、市际交通、市区交通三个层次。当前,交通一体化的着力点在于推进交通设施同城化,建立综合配套的交通网络,科学布局公共交通线路、站场和换乘枢纽,实现互联互通、立体对接,对重点范围、路段和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实现相邻地区城市管理无缝对接。逐步取消区域内除高速公路外的干线公路及桥梁收费,建立免费的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运输到销售环节的“绿色通道”。

  五是以集约发展理念、一体化发展理念和协同发展理念推进昌九一体化进程。深入开展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综合配套改革,以昌九一体化区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为重点,推进市场开放、民生共享、生态补偿等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的具有更强整合能力的协调体制和机制。 (作者系民盟九江市委会盟员)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