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盛:公交车“跑私活”是服务意识“缺位”

14.01.2014  19:18

  东北进入严寒,沈阳的气温低至零下23摄氏度。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公司一般会加车来缩短发车间隔,然而沈阳铁西新区二线公交车的乘客反映,公交车不增反减,有时一等就是20多分钟,有的车还甩站。(1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城市的窗口,莫过于公共交通形象的展示。公共交通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寒冷的冬天,城市早晚高峰时段相当一部分人坐不到公交车,这会给群众出行带来怎样的不便。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公交车的更换和增加,作为管理单位却租给企业当通勤车使用,不仅影响了城市公交车的正常运行,更是损害广大群众的公共利益。

  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城市化和机动化高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也相应增长,公交车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一个公共载体,服务水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随时受到群众监督,出现公交车跑通勤“干私活”,这里面既有驾驶人员素质问题同时也有政府部门管理缺位的问题。

  公共资源不是公众为先,却成为企业“通勤车”,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公交公司服务民众意识不强。高峰期公交车运营存在利益不高或倒贴,为企业“跑私活”可以赚外快,这种把公众利益“”在一边实际上是“公权”和“特权”思想作怪;二是以罚代管“懒政行为”造成管理不规范。按照建设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城市公共汽电车经营者,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班次及时间组织营运。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对该公司铁西二线“未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班次及时间组织营运的”罚款1万元;尽管处理了,但仍有市民质疑,如果没有媒体调查曝光,公交车跑私活的情况是否就被隐瞒,这种以罚代管在于管理过程中根本问题没得到解决。三是个别驾驶人员素质低下,侥幸心理希望快过年增加一些收入。现在公交司机每天工作加上交班时间,一天需要13个小时左右,工资每月才2000多元,确实生活压力很大。

  事无巨细,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科学,公共服务看似小问题实则也是大问题,解决城市发展与服务问题,政府部门必须摒弃从前在城市发展上的“一手硬、一手软”,即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在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做法,而把公共服务作为必须履行的职责。公交车“跑私活”问题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如何体现公交优先让大家都乐意乘坐公交车,有待于政府加强公交车管理,建立竞争条件下的的公车服务体制,保障公交车驾驶人员生活基本权利,强化服务保障机制,使公交车切实让出行者感到方便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