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爱深山夕照明——记农村教育改革探索者李永海

14.09.2015  09:42

    说起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78岁高龄的李永海,在会昌,在珠兰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4年,李永海来会昌调研,看到老区经济仍然相对贫困,尤其是农村教育环境十分简陋。于是,他决心与会昌县委、县政府一道通过办学来治贫,并由此走上了一条探索农村教育改革的希望之路。很快,李永海开始四处筹措资金,在会昌创办起了珠兰示范学校。三年后,学校正式竣工启用。

    近日,记者顶着酷热和不期而至的暴雨,深入珠兰示范学校采访。从李永海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老者的艰难跋涉和一心为民的大爱,以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苦干实干。

     一所学校示范一种方向

    走进这所11年前筹办的学校,记者发现它与一般学校明显不同。在这里,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可谓是赣南最美的农村教育乐园。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始终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旗帜鲜明地践行素质教育、全民教育。

    曾任珠兰示范学校副校长的谢启仁回忆说:“2008年,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在初三年级分了重点班和普通班,不到半个月,这事被李书记知道了,结果被他措辞严厉地一顿狠批,第二天我们就改回去了。

    通过10余年的努力,珠兰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04年的58%提升到2014年的99.54%,居全县第一,在省、市也名列前茅。初中升高中(职业高中)入学率达到74.67%。

    最令人称奇的是,为培养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建起100亩“红土娃”绿色脐橙园、300亩中药材枳壳基地、8亩现代农业大棚、出栏700头商品猪和存栏50头母猪的养猪场,还建起了日产300立方米的大型秸秆沼气池。

     一所学校示范一种精神

    为了把珠兰示范学校办成全国农村教育改革扶贫的典型,10余年来,李永海先后80多次踏上会昌的土地,其中在珠兰的时间就多达560天。

    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上百次打电话给相关人员,登门拜访有关单位……就这样,李永海为珠兰示范学校先后筹集了5000多万元资金、21万册图书,学生人手一部电脑。

    “对李书记,我们是又敬又爱又‘恨’。”珠兰乡组织委员吴祖萍的话,说出了乡村干部的心声。“今年夏天,听说职高部招生不理想,李书记立即从北京赶到珠兰,当时我因有孕在身,天气又热,就提议把家长召集到乡政府开会,李书记坚决不同意,硬是顶着酷暑,把每家每户都走访了一遍。”垇脑村小组的刘长生证实说:“李书记每次来会昌,必定会来垇脑,我们全村人都认识他。

    “李书记像父亲一样关照着每一个孩子,时时处处践行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珠兰示范学校校长黄悠有回忆起往事,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为了教育两个调皮的学生,李永海先与他们交朋友,教他们俩跳绳;交上朋友后,又鼓励他们给他写信,把自己的想法、困难、理想敞开说;收到信后,又亲自给他们回信。不但如此,他还和妻子一起为他们制作手工礼物。现在,这两名学生不仅学业有进步,待人也很有礼貌。

     一所学校示范一种责任

    治学扶贫是李永海的初衷。充分利用示范学校,帮助周围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是李永海10余年来从未停止建设的一项百年工程。

    珠兰乡郑屋村村民胡俭生,去年盖了一栋楼没欠一分钱。他喜不自禁地说:“这要感谢李书记为我们村小组家家户户免费开垦了5亩脐橙条带,又为我们修了3公里长的水泥路,为每户建起了沼气池,如今我们村每家每户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盖起了小洋房。”这是2007年以来,珠兰示范学校推行学校挂点联系村制度取得的丰硕成果。

    不仅如此,学校还先后举办了果业、养殖等7个方面的培训班,培训农民426人次,并组织40名当地农民,前往福建福清进行为期4个月的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如今,这些村民都已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记者手记:

    一位本可在家含饴弄孙、养花钓鱼的老干部,为了老区的发展,不辞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动员千家万户,像杜鹃啼血般唤来了万紫千红的新气象。

    从李永海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位从高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从未忘本,时刻把人民冷暖挂在心头,把老区发展当己任,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计付出,不计一时成败,影响了一个乡,感动了一个县,培养了一代人。

    从李永海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了老区发展,李永海成了倡导者、组织者、志愿者。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锐意进取,最终打开了局面、做成了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老区今天的发展,决定着老区的未来,李永海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可贵的是,他没有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勇于探索和实践,争当老区发展的先锋。干事业、创大业,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李永海这样的人。蔡伟平 记者 蔡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