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江南沙漠”,今日变“废”为“宝”

20.11.2015  19:46

寻乌,是革命老苏区,在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寻乌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寻乌这块红土地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促进了寻乌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寻乌县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就是倾注着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的一片关心和厚爱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让寻乌苏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有力推动了寻乌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矿区现状

寻乌,是全国有名的稀土之乡,稀土开采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已有30多年的开采历史,为我国出口创汇和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全国同期创汇最多的县份之一。由于矿区内稀土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造成了大面积“沟壑纵横,红色沙漠”的地形地貌,同时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隐患现象发育、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严重、土壤侵蚀规模大、矿区内近99%的土地处于废弃状态。据统计,全县有近20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区尚未治理,严重威胁到矿区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饮水安全及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当地群众多次强烈要求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特别是饮用水)问题,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反映,抓紧治理废弃稀土矿山、确保东江源头“一江清水”迫在眉睫。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为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将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寻乌县石排废弃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由县领导任指挥长的示范工程建设指挥部,从县矿管局、监察局、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同时,由示范工程建设指挥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形成了每月召开一次示范工程建设专题调度会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妥善处理示范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二)坚持原则、规范实施。 在项目实施中,该县严格按照地质环境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公平公开实施,并结合实际,把矿山环境整治与矿山资源利用相结合,与石排工业园区规划相衔接,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原则,将废弃稀土矿山整治为农业、林业、工业用地,配套实施边坡修复、植树、种草、挡墙、截排水沟和土壤整治等项目,着力将废弃稀土矿山打造成绿色生态工业园区,提高矿区植被覆盖率,改良土壤质地,恢复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减少矿区内泥沙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消除安全隐患。

(三) 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建成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天气雨水多、暴破难度大、工程进度慢等多种不利因素,该县采取“五个一”工作法,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一是 明确一个工作目标。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完成(2012年)度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并按照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展,做到倒排工序、倒排时间。 二是 实行每个干部挂点一个工作标段,要求每星期保证有三天以上时间到施工现场,督促施工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是 实行每周一调度,每个挂点标段的干部在每个星期一下午要向县领导汇报各个标段完成土石方数、爆破量、欠任务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工程进展情况。 四是 实行每周一通报。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各施工标段完成工程量的情况进行每周一通报。 五是 强化每周一督查。县委、县政府派出督查组加强对工程进展情况的全方位督查,实施问责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全面完成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并把该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三、项目进展及治理成效

寻乌县利用废弃稀土矿山打造工业园区、发展绿色产业以及全方位的生态修复,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可较好解决环保与发展的矛盾问题。

(一) 有效恢复了生态坏境。 寻乌县探索的利用稀土废弃矿山治理模式,把环境问题与工业平台问题,给予了“一篮子”解决。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实施后,一是可以减轻矿区下游地区农田及河流70%的尾砂淤积,减少矿区水土流失,遏止土壤砂化面积继续扩大特别利用废弃稀土尾砂引进的环球陶瓷有限公司,每年利用稀土尾砂2万多吨,用于发展陶瓷工业,该项目已列入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二是通过综治治理,原废弃稀土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将由治理前的10%提高到80%以上。

(二) 有效破解了用地瓶颈。 寻乌县山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5.6%,通过利用稀土废弃矿山打造工业园区,可有效解决用地不足问题。石排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完成后,可新增建设用地6818亩,为寻乌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通过实施2012年度项目,完成新增建设用地2000亩,为寻乌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用地保障,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成功打造了占地7000多亩的石排工业园区,吸引了恒源科技、弘昇稀土、新闽泰陶瓷等10多家稀土精深加工、陶瓷建材加工企业落户。

(三) 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实施稀土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不仅统筹解决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问题,也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一是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综合治理,消除了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改善了生活环境。以前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泥水横流的状况将一去不返,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凄凉之地成为厂房林立、绿树成荫的工业带。三是保护了东江水源。通过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加快实施废弃稀土矿山治理等措施,实现了东江水源水质稳步提升。通过采取治理措施,目前寻乌境内东江源流域出口水断面洪水季节达到了三级以上水质标准,长年保持在二级以上水质标准。

(四) 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 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后,一方面,可对稀土尾砂进行回采和利用,利用稀土尾砂发展陶瓷建材产业,积极消除稀土尾砂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可对远离交通要道、又靠近输变电站的地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废弃矿山发展光伏产业。从目前情况测算,仅一期工程完成后,即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是可新增建设用地1995亩,新增建设用地直接收益3亿以上(按每亩16万元的建设用地出让价格计算);二是可遏制70%的尾砂淤积;三是可新增林地855亩、耕地1995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将可间接产生经济效益。

(五) 有效挽回了社会影响。 由于曾今过度开采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特别是通过打造工业园区、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修复,原矿区生态环境逐步好转,部分企业还提供了就业机会,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消除了社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