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卫:九宫山处处是诗与画(图)

28.06.2014  01:04

  一般说,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句话,我半信半疑半辈子了,虽说没去过黄山,不足为奇。可这次去了一趟湖北的九宫山,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想念,就象是喝了绿茶一样,香香的酽酽的,满口回味。回来后,不仅留恋着游览九宫山的山山水水场景,还有再想去看一次的冲动。因为,那里除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神秘的道教文化色彩外,关键是还有耀眼夺目的比道教文化更具思想性、影响力的理学创始人的身影,南宋、明,清朝期文化、经济“盛世”的烙记。

  当踏上九宫山这块“穷乡僻壤”的土地时,看到一些历史名胜遗迹和文物,零乱散落在荒郊野外或残缺不堪,可我对它们怀着极大的好奇。这些古建筑和旧物,毕竟它们具有近千百年的历史,就文化而言,是无价的宝贝,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特殊符号。

  对我的兴趣而言,若能在荒山野岭穿越时空与古代尤物直接对话,回到那个时代的空间去遨游一番,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特别是在墙旮里废墟中发现那些书中少有记载并具有时代特征的“石刻、砖刻、木刻”等宝贝,首先是自己眼睛一亮,对它们的浓厚兴趣,确是心旷神怡,激动不已,感慨万端。心在想,若把一些历史认识中的几个“盲点”弄清楚,也算是我不虚此行的最大截获。可是,事与愿违,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好作罢。

  说实在的,现在的人呆城里久了,都比较浮躁,急功近利,一切向“”看。一般事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整天关心的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等生活现实。何况,与公、私都无“利益”的事,谁会对它们多瞧一眼,谁会对历史或许是“破烂垃圾”多一份关注呢?即便有“义务、责任”去关心与研究,也是“形而上学”或不学。尤其是在“伪学”泛滥或信息量互不对称的条件下,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如水上的油,浮之又浮。加上我们的知识来源多半仅限于书本和博物馆展柜里,在文化层面某些方面和层次上受到的是抑制与过于狭窄的制约,极大的影响了人们长期深度思考。

  其实,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历史文化璀璨,民间有很大空间和很多宝贝,还没有被认清,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加上文化知识的匮乏和重视不够的局限,有大量遗散在广袤农村及百姓处残存的寸木片瓦间,需有待于搜集、发掘;再加上忽视民间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财力的不足,这对仅有的“软实力”资源,或多或少是不幸的。不客气地说,是一种遗忘,是一种抛弃,是一种浪费,也是人类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另一种伤害与摧残。

  但是到九宫山几地看过后,我深感不幸之中,隐隐地回味着苦涩后的甘甜,万幸的是湖北鄂旅投老总们,具有超时代的战略眼光和气魄,一下让我看到了九宫山的未来与希望;看到了天底下不少能人志士的勇于担当和肩负的文化使命。

  一路走来,边看边想,一颗悬着的心,非常纠结与矛盾。既沉重又非常无奈,始终无法淡定放下。当下民众都在为房子车子票子而苦于奔命时,谁还有此等闲心去忧国忧民,谁还有如此雅兴去考虑文物保护亟待解决的几问题。虽说有法律法规支持,但钱少要解决的问题多,只有在盼望中等待,在等待中寻求。客观说,重视的人还是相对的少,但还是大有人在。近几年,人们一边是呼吁要加强保护,另一边是为了大搞现代开发,用推土机把一些具有时代文化特征的“宝贝”,当作旧的烂的东西,破坏的一干二净,这种愚昧又无知的做法,令人伤心又很沮丧,但也要看到,许多地方对文化文物的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也是事实。

  想到此,只好收住思绪,在爱与痛的交织中,慢慢期待。时间在车轮下,不知不觉过去,我终于在期盼中抵达了山顶。看到九宫山这里“原汁原味”的真面目,同时,也发现了九宫山的道教道场遗址和曾经辉煌的足迹及鲜为人知的秘密。尽管有些东西历经沧桑,残缺不全,破旧不堪,但从留存的房屋建筑上的木窗木门石雕铁瓦等实物总体式样、风格来看,具有鲜明特点,从质地来看,仍不失当年皇家豪门之气派。画龙雕凤,个个图案精雕细作,美伦美奂,不是一般人所能作为。这些宋、明、清时期的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大饱眼福,看得眼睛不眨一下,开心极了。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重复和获得一次新的学习机会。也填补了自己认识中存在的几道“空白”或者说,是人云亦云的“盲点”。毕竟,鉴定文物之类必需具有专业的知识,是最能反映个人内在素质及文化知识的地方,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考验和检验,同时也是一次提高和收获。

  此行过后,有人问我,对九宫山印象如何?说句实话,偌大的九宫山,我只在山上呆了半个下午搭一个早晨。要问印象如何?答案只有两个,一个是说假话,一个是说真话。说实在,仅凭短暂的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对九宫山下个断定,这恐怕是太轻浮和太不负责的态度。直观的说,九宫山的气势,没有武当山、九华山巍峨磅礴,险峻陡峭。凭心而论,它独具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与五岳外的任何风景进行比较,并不逊色。这恐怕是大家公认的最能深深打动人,让我折服的关键点。

  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何况九宫山有仙有龙,有七位皇帝为它折笔,仅这一点,就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心,让我自个惦量着这一份历史文化的厚重,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意外”。此举,真有点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尤其是我不了解九宫山的情况下,如同山上的云雾一样,虚无缥缈,根本无权发表个见,走马观花去了几个地方看后,略知一二。若要讲,充其量也是讲到九宫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也没虚度此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