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有机硅 减亏有“心机”——破解成本高企篇

31.07.2014  13:07

  近年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国内有机硅产能盲目扩张影响,有机硅产业全面进入行业洗牌阶段。为了生存,企业间实施低价恶意竞争,加上用电、用气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效益较差,部分企业因亏损直接停产。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全国有机硅行业来说,今年的夏天依然寒冷。但在全球最大的单一有机硅生产基地——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却正经历创业史上从未有过的红火局面。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7.17亿余元,同比增长29%,同比减亏46%。6月份,销售收入达到1.71亿元;粗单体产量及二甲含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产品产量16万余吨,同比增长20%。

  “在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同比减亏8863万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7月29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工会主席杜燕青介绍,“面对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利形势,眼睛向内,深挖内部潜力,降本增效,是企业尽快扭亏为盈的重要基础。

  星火厂不是一味地追求产量,而是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放在首位。该厂在三套有机硅装置生产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提高二甲含量上。上半年,有机硅三套装置及二甲含量月月创下佳绩。二甲收率从3月份的83%提升到目前的86%。据测算,二甲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增加140万元纯利润。

  在搞好生产的同时,该厂努力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公用工程效率上下功夫。在总公司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提高装置自控率工作,不断提高和优化控制应用水平,各套生产装置的自控率有了大幅提高。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各生产分厂开展降本增效竞赛,每天对消耗进行分析,每周对消耗进行成本跟踪,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有机硅分厂改进工艺,改变了原来生产过程中连续使用天然气的做法,每生产1吨粗单体天然气消耗量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天然气成本2000多万元。动力分厂利用余热发电,自发电量从300多万千瓦时提升到700多万千瓦时,创近几年来发电量新高,不仅降低了蒸汽成本,还大大减少了外购电的数量,每月节约外购电费用400多万元。省工信委等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已经使该厂成为江西省审批通过的七家享受直供电优惠的企业之一,预计每年可降低成本600万元。

  加强设备管理、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充分挖掘装置潜能……一项项措施,使有机硅产品实现了质提量升。

  “尽管当前受市场低价竞争影响,企业仍面临亏损的局面。但星火厂力争到2017年实现有机硅产能5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始终不会改变。” 杜燕青说。

  江西日报记者 胡 萍 实习生 朱爱华

  【记者点评】降本增效求发展

  有机硅产业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对星火厂来说,近期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尽快实现扭亏为盈。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本降下去,潜力挖出来。企业的管理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潜力可挖。始终强化内部管理,不断降本增效,是企业生存之道。

  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优势企业要加快发展,困难企业要走出困境,都必须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一方面,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强化外功,努力抢占市场,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