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播撒春天的希望——渝水区春耕备耕生产见闻

08.03.2016  13:34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处处一派生机。笔者走进渝水区乡村,扑面而来的是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所到之处,耳闻的是春耕备耕的话题,目睹的是增收的蓝图,感受到的是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这个春天,忙碌的不仅是农民,与他们一道忙着备耕的还有党员干部,他们都在用汗水播撒着春天的希望。

  下村镇城坊喻家村村民喻志华从2003年开始在蔬菜大棚内种植反季节蔬菜。每天早上起来,他都要到大棚内查看蔬菜的长势,时不时地弯下腰拔下地里的杂草,绑一绑有些松动的支撑黄瓜枝蔓的架条。忙活累了,他就点上一支烟,仔细地端详着长势良好的蔬菜。这一切几乎成了喻志华每天的必修课。当笔者问他现在不是已经有了除草剂,为什么不用时,他笑着告诉笔者,现在的城里人已经不喜欢有农药的蔬菜,用了农药的蔬菜卖不上好价钱。在言语中,喻志华没说一句“有机农业”这样的时髦话,可是市场上认什么样的蔬菜他却最清楚。据喻志华讲,从他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时,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

  在罗坊镇农技站内,前来选购农业生产资料的农民快把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小屋给挤破了。在这个农资经销部内,五六个农民围住一名工作人员急切地询问着各种问题:“你说现在的茄子种子有什么优点啊?”“哪个大豆种子好种收成还高啊?”问有答声,来有去语,好不热闹。据农技站站长宋三根讲,他们今年在坚持深入农户进行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的基础上,还给前来选购农业生产资料的农民免费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信息服务,农技站自己印制的4000多份技术资料还没走完辖属的各个村就被索要一空,这不得不又加印了1500份。

  笔者来到人和乡坵宇村时,只见村民何小兵正在自家的林场里给新余蜜桔埋根肥。何小兵说,前些年,村民们种植新余蜜桔取得了较好的收入,去年新余蜜桔采收期连续降雨和极端寒冷天气给我们农户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区、乡农技员经常来我们这里,了解蜜桔长势情况,都在想方设法把损失抢回来。再说,区里又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这样的好日子让我们赶上了,如果再不勤劳,再不发展,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在茂江村,农户谈论最多的是田里的这一茬大蒜等品种马上收成后还应该种些啥,市场供求都有些啥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经常聚到村里的阅览室、活动室或农户家中,了解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学习种养技术,安排春季作物,把农技资料当成了春耕备耕的“高参”,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成为春耕备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放眼望去,在渝水大地的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着积肥送粪、修渠整地,在乡村公路上,一辆辆农用机动车到城里购买种子、化肥、农膜等备耕物资。大家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做好农业生产的各项准备,确保今年农业有好收成,期待迎来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