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剧透”:“保鲜”与好奇间的较量

23.01.2014  13:13

  据1月21日新华社报道,2014年央视春晚20日首次带妆彩排,剧组当晚以微博形式发布了彩排消息。详尽的节目单与前一天网上透露的“春晚节目单”高度相似,据称这大概是历年春晚节目揭开最早的一次。剧组媒体联系人无奈地称,一些媒体、网站为了搞到节目单“无所不用其极,‘潜伏’方式多样,让人防不胜防……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近年来“开门办春晚”的姿态和行动让不少观众参与到春晚筹办的过程中,共同见证春晚这个婴儿如何一步步发育成长,直至除夕夜的降生,并为春晚集思广益。可以说,春晚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其透明度更是空前。然而开放程度越大,遭遇“春晚剧透”的风险也就越大,一旦被过度剧透,其新鲜感势必会大打折扣,包袱笑料抖出来没效果不说,对剧组演职人员而言,更是对其辛勤劳动成果的剥夺。

  今年的春晚因冯小刚出任总导演,得到了更多关注。除此,开放过程中一些环节上的漏洞还真是难以避免——据春晚剧组相关人士介绍,为检测演出效果,央视春晚在联排、彩排时都会邀请观众,而彩排票从台里多个渠道流出,很难管控。尽管要求观众保密,但观众真正的身份没法鉴定,有些媒体记者甚至冒充演员的助理进入彩排现场。此外,也不排除节目细节信息从部分演员中流出的可能。

  将有可能泄露信息的地方都严丝合缝地堵上,既不现实亦不可行。而事实上,适当剧透既可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也可以恰到好处地保留节目的神秘感和新鲜度。而要想恰当地把握这个度和分寸,就要求观众能呵护春晚,在正式直播之前严守保密协定,媒体记者也要“手下留情”,而春晚剧组的演职人员则更该精心呵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别因一时头脑发热的爆料而让整个团队的努力打折扣。

  不管观众、记者还是演职人员,能在春晚直播前先睹为快,是一份幸运,也是一种被信任。若能珍惜这份幸运和信任,带着平常心去感知和参与,也算是为春晚尽自己的一份力。(韩韫超)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