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互联网“朋友圈”长啥样?

10.02.2016  12:37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阳娜)当传统春节遇上时尚的互联网,新年小长假将是一翻怎样的景象?微信、QQ、支付宝等互联网社交和支付平台逐渐融入春节,今年更是不例外。互联网时代的亲友圈长啥样,年味儿是不是也搬到了网上?

  ——祝福声声传遍网络。大年初一清晨,深圳的80后小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嘀嘀嘀……”数十条的亲友祝福信息瞬间“溢满了”微信。于是,忙着回复亲友祝福成了小洪新年第一天的“首要任务”。

  不仅亲友的个人祝福,微信、QQ上的各种工作群、班级群、兄弟群、闺蜜群……也是祝福满满。小洪说,“春节一些亲友都在外地过年,微信群、QQ群把大家又‘聚’到了一起,可以发照片、语音、表情图片和小视频,一年甚至几年没见的亲友之间一点也没有感到生疏。

  和小洪一样忙着在手机键盘“”祝福的人很多,记者随机询问了自己微信、QQ里的数十位亲友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除了给长辈电话、上门拜年等传统做法外,大多数的亲友之间都少不了在网络圈里互动互动。

  ——朋友圈里各种“晒晒晒”。春节期间,不少人除了与家人朋友的“指尖上的互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也是热闹非凡,晒家乡的、晒年夜饭的、晒旅行的、晒祝福的、晒幸福的……从除夕到大年初二,几日来,各种“”成为网络圈子里的“主旋律”,大家也都收到了众多的“”和留言。

  “这才到初一,因为贪吃腊鱼腊肉腊八豆,把嘴都吃肿了。”“猴年第一跑,加油!”“最爱穿的鞋还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长沙的吴女士直呼“朋友圈晒出了朋友们的新年新气象,看到亲友们的幸福动态和温情祝福,自己也觉得幸福起来。

  ——社交平台下起“红包雨”。“抬头看春晚,低头抢红包”成了除夕夜家家户户的常见情景,围坐在一起“抢红包”也成为一些大家庭聚会的必备活动。湖南衡阳50多岁的阳女士,除夕夜一边看着春晚,一边收拾屋子,一听儿女们说亲戚们在微信群里开始抢红包了,立刻拿出手机边干活边抢红包。

  自从去年春节孩子们教会如何在微信里抢红包,阳女士就开始对这个玩法“乐此不疲”,也会因错失一个红包或拿到一个大红包而激动不已。阳女士说:“跟着孩子们学用微信,觉得自己都年轻了不少,抢红包就是图个乐呵和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

  北京市民白钧粗略地算了一笔“手机红包”账,除夕夜他给同事、家人、朋友发出微信红包50多个,按照每个金额30元到50元计算,他红包支出1500元到2500元。同时,他也抢到红包1000多元。他感觉,这个春节的“手机红包”比前两年多出好几倍。

  今年,支付宝推出的春晚“咻一咻”也让大家成了“低头族”和“戳屏党”。支付宝数据显示,在春晚期间“咻一咻”总参与次数达到3245亿次,高峰时段更是达到每分钟互动次数210亿次。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春节期间“”在手机上的时间多了,玩法更新颖了,祝福的形式和内容更丰富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春节都“”进了手机屏幕,亲友们更多“低头见”而不是“抬头见”了,面对面的心灵交流少了,有些传统的年俗也被淡忘了。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中等专家表示,习俗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交流媒介的多样化和便利化,或多或少会影响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气氛。不过,人们在喜庆的氛围中乐意尝试新生事物,使之成为年节的新元素,这种新旧更替也很正常。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则认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也影响了过年的行为方式,但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时间。但无论何种方式,人们看重的是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来加强血脉亲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