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红土 敢于担当促发展

10.03.2016  17:06

  东方风来满眼春。

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发展,是新时期江西实现经济新跨越的不二选择,契合中央精神,关乎赣鄱儿女的现在和未来。

作为第一要务,江西发展离不开国土资源的强有力支撑。

面对经济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待,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力促江西发展的话语铿锵有力:牢记使命,勇往直前。

春风化雨润红土。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以改革创新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难题、真抓实干,国土资源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胸怀大局 主动担当

我们既要在规划计划上做加法,保障项目用地,又要在用地用矿成本上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在服务保发展稳增长专题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的话掷地有声。

去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各方面发展面临挑战,省国土资源厅果断“出手”,在省直部门中率先出台服务保发展稳增长的16条举措。

在规划计划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工作,适当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定期调度机制,对省重大项目调度会明确的项目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对未能列入省重大项目的,而各地又确实无法保障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工业项目用地进行“兜底”保障。

在降低成本上,对企业利用荒山荒地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允许租赁土地进行,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对工业企业不改变用地性质,进行厂房加层改造,提高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和相关配套费用。同时,出台和落实了停止征收煤矿、稀土、钨、钼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取消征地管理费,暂停矿产企业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五条减免、取消、暂停相关费用的政策。据初步测算,仅这五条政策,一年可为我省企业减轻负担近6亿元。

风乍起,激活一池春水。规划计划,聚焦项目,力促发展;“真金白银”,情暖企业,助推发展。在国土资源系统的倾力服务下,去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克难,激情前行,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国前列。

可是,受部分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不足以及去年下半年多雨等天气影响,全省耕地开发补充耕地的进度较慢,造成无法组织用地报批,全省前三季度用地计划执行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35%。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0月9日、10日,他与11个设区市、6个省直管县(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调度研究,出台了4条用地“应急”措施。12月中旬,再次出台5条用地“应急”措施。

正是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加快了全省用地计划执行速度。通过争总量、扩增量、盘存量、用流量、提质量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保障了173个省重大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项目及时落地,对全省发展的合理用地做到了应保尽保。

与此同时,省国土资源厅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了国土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20条,全力助推我省绿色崛起;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与紧缺和优势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宁都县葛藤嘴稀土矿普查项目首次在浅变质岩风化壳发现离子型轻稀土矿床,浮梁县朱溪外围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明发现为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的最大钨矿床,这一成果被中国地质学会列为2015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

  直面难题 创新担当

原来这里一大片都是高低不平的旱地,水灌溉不到,只能靠天吃饭,每年的收成都不够肥料和人工钱,所以基本没有人愿意去耕种。”樟树市临江镇双洲村党支部书记肖国如说:“但去年市里在我们这实施了‘旱改水’项目,帮我们把田块整平,新修了沟渠,购买了提灌设备,硬化了通往村庄的道路,项目完工后这一大片地也值钱了。然后,我们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以每亩305元的价格承包给了种粮大户经营。现在,村里每年直接收益就达18万元。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创造性提出了“旱地改水田”措施,去年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旱地改造为水田工作,着力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到去年底,全省共实施“旱改水”项目7.6万亩、完成2.56万亩。

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一年来,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创新理念、思路和机制,稳妥推进国土资源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国土资源发展难题。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成效初显。在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会同余江县研究起草了《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选择山区、平原、城乡结合部、城镇核心区等具有代表性的41个自然村作为先行先试点,探索建立了宅基地使用、退出、流转、分配和管理机制,群众从疑虑到支持、从观望到理解并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余江县改革试点“通天线、接地气,很有借鉴意义”。

——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全面完成。在没有可供参考样本的情况下,开动脑筋,敢于担当,主动对接编制、房管等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行政机构和事业经办机构的组建工作。当前,我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呈现出“统一登记工作全面部署、职责机构整合率先到位、指导试点卓有成效、基础研究成果初步形成”的良好格局,市、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全面实现“新开旧停”,进度领先全国。

——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基本完成。2015年4月,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向我省移送了土地督察和审计发现的2009-2013年闲置土地。对此,省国土资源厅立即下发切实加快整改处置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供应力度的紧急通知和闲置土地整改处置工作方案,将闲置土地整改处置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编制闲置土地整改处置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7月,抽调100余人组成9个工作组对各市、县(区)重大项目用地、批而未供土地等有关情况开展现场核查,督促各地加快消化闲置土地。到2015年底,闲置土地处置基本完成,处置率达97.96%。

——实施“只征不转”破解城市生态用地难题。对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用地,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不占用基本农田、落实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可只办理土地征收,不办理农转用手续。这既破解了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不足的难题,确保城市生态用地的土地权属来源和用途的合法性,又有利于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布局,强化城市生态绿地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问需基层 精准担当

如果没有省厅‘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耕地占补平衡承诺制的利好举措,去年我市医药物流园项目就无法及时落地。”樟树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姚镂明高兴地说。

原来,去年10月,樟树市医药物流园项目被列为省重大项目,用地需360亩,有关部门要求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可是,受去年下半年雨水多影响,旱改水项目进展缓慢,当时该项目用地指标虽然落实了,但耕地占补水田指标还差320亩。为此,该项目招商引资单位心急如焚,担心因项目不能及时报批落地,项目投资方另谋他地。恰逢此时,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耕地占补平衡承诺制举措,由市政府出具承诺函,承诺在一年内解决水田占补指标后先行报批用地,使该项目得以顺利开工建设。

服务基层,就要问需基层,问计基层。省国土资源厅十分注重问需基层,厅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基层需求,指导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国土资源工作研讨会,专门听取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的意见建议,将意见建议作为改进、推动、完善国土资源工作的努力方向。

2015年7月27日,省国土资源厅三楼会议室里,发言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会正在这里召开,厅班子成员与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围坐在一起。

建议进一步放宽区位调整政策条件”“建议继续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方面简政放权”“建议加强对网上交易的审核监管”……

没有报喜,没有客套,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提出对下一步国土资源工作的意见建议。坐在一旁的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情况,并要求厅各处室对于符合规定能够解决的,落实责任及时解决;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深入调研,创新措施和办法予以解决。

在认真吸收有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省国土资源厅创造性地提出了完善并继续实行建设用地区位调整政策、合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编制方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行先垦后用机制等一系列举措。

多亏了省国土资源厅的建设用地区位调整政策,使我村的共青科教城项目能及时动工建设。”江益镇荷塘村村委会主任盛新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政策还能将别的地方暂时不用的土地退出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真是双赢的好政策啊!

共青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雷显达向记者介绍,该市近两年组织区位调整17个批次,调整面积2570.9亩。通过建设用地区位调整,盘活了大量的存量建设用地,处置了大量的闲置和低效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保障了一批急需开工重大项目的用地,特别是解决了共青科教城项目一期1591亩用地。

 

真情献国土,担当促发展。

回眸2015,锐意进取的江西国土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华彩乐章,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16,满怀豪情的江西国土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视察工作为强大动力,以习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为指引,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担当作为的踏实干劲,进一步提升资源供给效益,进一步严格耕地保护,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保护水平,为江西实现“提前翻番、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