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鹞:是否应该给12306颁发“委屈奖”?

15.01.2014  14:45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可用任意化名购票上火车,引得不少人纷纷调侃效仿。不过从今儿起,甭管您叫啥,只要是网订火车票,均不在票面上显示姓名,只显示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号码。(1月13日人民网)

  虽然2014年铁路春运的大幕尚未完全拉开,但是关于火车票的“争夺战”早已硝烟四起,烽火连天。春运时“一票难求”的老话题也再一次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网友纷纷跟帖,指责、谩骂的有之,建言、献策的亦有之。而作为冲在铁路春运第一线的12306,自然无法避免的承担了“炮灰”的角色。有人从逻辑角度,对其口诛笔伐,并质问火车票都去哪里了?也有人以专业人士自居,列举12306的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

  其实在他们对12306穷追猛打的时候,也十分清楚即便是把12306外包给任何一家专业的技术公司,或者建立一个所谓的交易平台,也解决不了春运时“一票难求”的实际问题。因为“一票难求”的根源在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铁路自身运能不足上,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或是纸上谈兵可以解决的。

  他们之所以会时刻做好对12306落井下石的准备,无非是落入“国企=垄断+腐败+低效”的惯性思维中。一提到国企,人们会首先想到垄断,垄断就意味不公;其次是腐败,通过目前已经曝光的贪腐案,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因此再深入的浮想联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再次是办事的低效率。这些问题又或多或少的存在于电信、石油、烟草等大型国企中,而在前几年的铁路在以上三个方面又更为突出一点,再加上12306建站的巨额花费,以及近期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都成了他们的“”点,以至于不论12306怎么改进,都要引来他们的侧目。

  比如最近铁路受一些有创意,或者说喜欢恶作剧的旅客启发,推出了一项人性化措施,“自本月13日起,12306网售火车票不再印旅客的姓名。”这件事的起源是由于有些旅客购票时,用的是真实身份证号,但是姓名却使用的化名,比如“西门吹雪”、“庆丰包子铺”等。按照铁路实名制购票规定:“旅客凭票进站时也得拿出相应的身份证,需要火车票上的信息与身份证上的信息相吻合才能顺利进站进而乘车。而且,旅客在办理实名制火车票的始发改签、退票、中转签证时,无有效身份证件或者火车票票面身份信息和身份证件不一致的,铁路部门将不予办理。”也就是说,按照规定铁路可以拒绝车票与身份证信息不符的人员进站、上车。但是出于人性化考虑,只要车票上的化名不出现恶意或侮辱性文字,一般都给予了放行。

  可就是这件事,从一经媒体曝光,再到铁路颁布新规定,这期间一直有网友“拍砖”不断。令人感觉,不管12306怎么做,都是错,其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12306面对的几亿人。

  其实,12306也并非如此不堪,反而已经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截止到1月13日,全国铁路售票1.5亿多张,其中网络售票占到48%,也就是说大约7000多万人免受了窗口排队之苦,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受益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过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因此12306不必在乎成长过程中的嘲笑、讽刺、谩骂、诋毁,只需“咬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同时,鉴于12306这种默默无闻,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老黄牛”精神,建议给她颁发一个“委屈奖”,以资鼓励。(雷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