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是愚昧无知打造了“超生游击队”

10.06.2014  12:08

  端午节前,58岁的刘向明带着妻儿离开苏州,回到故乡徐州邳州。这是他18年来第一次回家过节。18年间,除了漂泊和拾荒,刘家的生活主题就是造娃,夫妻俩育有10个孩子。刘向明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10个孩子,老大在铜山读过幼儿园,老二、老三在苏州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太贵,上不起,一个学期1000多。”他眯着眼,笑着对记者说,“孩子念不上还得麻烦你们。”(6月9日《京华时报》)

  不可否认的是,当地对于这起事件的处理还是很人性化的。不仅开着车子将“农民版张艺谋”一家人从异地他乡接了回来,还在第一时间送去了书包、现金,并为所有的孩子上了户口。对于是不是需要罚款,计生部门的回应也是挺柔情的:“依法办事,但是即使算的再清楚,他也拿不出来。

  我们不要富人版的“葫芦娃”,也不能要穷人版的“葫芦藤”。但是,无论如何谴责,这对夫妻都已经把10个孩子生下来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尽量帮助这个家庭度过困难了。虽然处理是人性化的,事件却值得反思的:这条“葫芦藤”缘何能枝繁叶茂?

  一者,需要反思观念引导。对于计生部门而言,他们的工作都是积极的。在这种积极的工作中也是存在不少漏洞。他们看重的是严厉查处,却忽视了观念引导。多子多福在一些地方依然还有生存土壤。18年没有回家了,当这对夫妻带着“战果”见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时,这位老妈妈笑的合不拢嘴。传统的观念已经在这些人心里深深扎根。如何引导这批人,需要做些事情。正如参加邪教的人中农民居多一样,这是需要反思的。

  二者,需要平衡发展经济。在我国有一个现象,越是大城市的居民越是不愿意超生,甚至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成为超生游击队的都是落后的乡村。这对夫妻居住的村子至今依然贫穷。很多家庭依靠的还是二亩土坷垃,到县城赶个集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而邳州市总体经济是不错的。缘何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说明经济发展需要平衡。如果这个村的老百姓都有了可以依靠的产业,兴许这对夫妻就不会靠生孩子过日子了。

  三者,需要传授避孕知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对夫妻说从来不懂避孕知识,至今还没用过避孕套、避孕药。当然,这有可能是托词。但是,却需要反思我们的服务,免费提供的避孕套、避孕药是不是能够发放到农民的手里。其实,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没有打算要孩子,结果是孩子来了个突然袭击。而大多数农民还是不愿意采用流产这样的办法的。免费药品发放和知识传授需要跟上。

  四者,需要严管流动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了,很多案件就是流动人口制造的。我们如何既不扰乱流动人口的生活,还能做到对他们应管尽管呢?这是一个大课题等待我们去破解,既不能写个证明还要返回千里之外的家乡,也不能对这批人视而不见。

  是愚昧无知,是观念陈旧,是服务缺失,是监管不力变成了“肥料”,才使得这个“葫芦藤”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