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历史文化展”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30.03.2014  15:33

图为正在展出的青铜器。 记者 冽玮 摄

图为观众欣赏青铜器。 记者 冽玮 摄

传承与谋变——三晋历史文化展”28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这是继“楚文化展”之后的第二个东周时期地域文化展。共展出152件(组)精品文物,主要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和金银器等。

本次展览是全国首次以“三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览,集合了陕西、山西、河南、河北4省共9家文博单位的152件(组)精品文物。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韩、赵、魏三国因继承并发展了晋国灿烂的文化,而被后世称为“三晋”。

展品主要来自“曲村—天马遗址”、山西侯马晋国遗址、金胜村春秋晚期的大型墓葬以及秦始皇帝陵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仅山西博物院就有46件组文物参加展出,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青铜“宜安戈”等11件组文物是首次亮相。这46组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14件。

据介绍,此次赴展的46组文物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4件。其中,45组为真品,1件为复制品青铜鸟尊。鸟尊因属国家特级文物,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按国家文物局规定不许离外借展出,故而以复制品代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表示,三晋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应该立足传统,传承华夏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闪光点,在新时代谋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和行动力,再造辉煌。

该展览将持续3个月,至6月28日结束。(记者 冽玮)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