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晒“潮童杀手”照的母亲欠婆婆一个道歉

08.07.2014  12:21

  近日,有年轻妈妈晒婆婆带儿子前后对比照,自己带的时候儿子是小潮男,婆婆带了之后,变成“头发没了,衣服没了,像个要饭的”。网友称,“奶奶是潮童杀手”。(7月7日《楚天都市报》)

  天下老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子孙的。在我看来,孩子“头发没了”,不过是剪了。这既是农村生活的卫生要求,也符合农村大妈的审美习惯。“衣服没了”,不过是脱了。既防弄脏弄坏,也是当下天气使然,初衷良善,并无不妥之处。“像个要饭的”,就是形象脏兮兮了,身在农村,一大堆的家务事要做,孩子不可能时刻抱在怀里,牵在手中,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哪有不脏的道理?可以说,孩子形象邋遢,是农村客观条件使然,无法避免。如果非要说其他原因,那就是,老人对子女将孙子“含在嘴里”抚养方式的一次无声提醒。这就是老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了。老人的心思子子女的更要要读懂才是。

  关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见仁见智。常谈常新。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迥异,有人注重爱的外在,有人更注重爱的内容。这考验着人们的教育智慧。时代不同,条件不同,教育方式自然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会跟着变。老人的子女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隔代教育中必然会留下时代烙印。也许那就是母亲心目中的“潮男”。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对“像要饭的”给予理解。尽管老人的教育方式或许不入年轻人的法眼,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成人成才。因而,其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人之爱,是一样的,谁都不能说自己的爱比老人的爱更高级更纯粹。

  这让我想起我们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男要穷养”。穷养能磨炼男孩的品性,锻造耐挫的性格,能给孩子未来注入永恒的精神食粮。“养在温棚里的幼苗,终难长成大树”,这个道理人人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去践行,总想用金钱把孩子泡大。这也是“虎爸狼妈”屡遭遇非议的原因,但谁能否认其积极的一面?爱孩子光宠不幸,要用心养,用爱养。孩子跟着老人可能一时吃苦受罪,但如果孩子从此心中有爱,懂得了生活艰辛,知道了感念亲恩,这是不是最令你欣慰的回报?

  从教育理论角度说,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让孩子感受老人的生活环境,接受现实教育,既是对教育形式的丰富,也因为很鲜活很难得,在同一片天空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碰撞出的火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大有裨益。而且,从老人角度说,经常让孩子与老人相处,也能解农村父母的思念之苦。这也是弘扬中华传统孝道美德。让子女成才,更要让子女成人,两个方面的责任,哪一个都不能舍弃。

  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老人有老人自己的生活天地,愿意隔代抚养,不过是出于情分,并非义务。尤其乡下父母,生活本就不易,老人难得清闲,如果让老人带孩子还理直气壮地发泄不满,这就与“啃老”了还不落好一样了。顺着这个思路说,如果晒孩子“像要饭的”图片,只是自我解嘲则无可厚非,但如果内心真如此想,甚至把老人也看做“要饭的”而心生厌恶,这就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应向老人真诚道歉才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千万别因为一次无意的“”细节,而深深刺痛老人沧桑脆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