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冉:裸官数量为何只摸底不公布?

07.08.2014  13:08

  日前,中央巡视组指出“厅处级领导干部‘裸官’较多”的福建省,正在全面清理“裸官”。8月1日,福建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说,“全省厅级、处级‘裸官’任职岗位调整清理工作,已于7月30日全面完成;科级及以下调整清理,将在8月底前完成”。(2014年8月6日,新京报)

  初步排查发现了多少名裸官?对于新京报记者的追问,福建等十余省市均回应“具体数据不便透露”。“裸官”对于各地而言,依旧是一个敏感问题。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零裸官”的省市通报了排查结果,而其他省市面对新京报记者的追问则避而不谈,甚至连相关部门的电话都无人接听。

  相关人员解释道,是在清理过程中遭遇“特殊”案例。但是,“特殊”案例,既然是特殊,就必然是少数,少数特殊案例并不能阻挡整个排查工作的顺利推进。这就牵涉到在清理“裸官”过程当中的一个尺度问题,是用“一碗水端平”,还是针对不同的案例采取不同的标准。

  在治理“裸官”的过程中,必须要统一标准,不能对某些“特殊”案例法外开恩,这样,只能是催生更多“裸官”的产生。虽说“裸官”就不一定等于贪官,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关系。如果尺度因人而异,过度宽松,无异于是给有心腐败的“裸官”们打了一剂兴奋剂,也存在助长某些“裸官”更加肆无忌惮敛财的可能性。

  此次排查“裸官”,采取的是让官员自己填表,自揭家底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其固有的缺陷,“裸官”可能因心存侥幸而存在虚假瞒报现象,单纯靠“裸官”的道德自律恐怕稍显力度不足。如若在此情况下,相关部门能及时向社会公布排查结果,才可以发挥群众对于“裸官”的监督效应,让谎报的官员得以现形。

  如果只排查不公布,这不仅存在政府“家丑不可外扬”的嫌隙,更是因为这种自己排查自己了解的方式,让清理“裸官”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裸官”的排查结果何时能够公诸于天下,相信是老百姓所殷切期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