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谢晓刚:孩子头发长,学校不可见识短
16岁的男孩晓峰(化名)因为头发长又染了颜色,被学校老师要求剪短后才能上课,因发型一直不合格,晓峰就一直请假,最终因多日未上课被退学。晓峰的母亲认为校方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故将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赔偿书本费300元及精神损失费等10万余元。(9月25日《重庆商报》)
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学校会对学生不能配戴首饰、不能烫发染发、手指甲不能过长等有明确要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特别是中学生群体,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正是逐渐向成熟期转变的时候,这个年龄阶段的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都会很大。而正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亮眼的着装,潮流的发型内心都有种向往,而且认为越别具一格的装束和行为越是青春个性的表现,而这种心理的存在,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让孩子走上偏激、极端的一面。
作为家长的罗女士,却认为儿子以前就读的初中曾被人殴打受伤,这给孩子留下巨大心灵创伤,自从那以后,儿子就留下了这样的发型,认为这样看起来会凶一些,别人不敢欺负自己。
罗女士又有没有想过?面对孩子这种“包装”自己的心理和方式,又真正能给孩子带来多少的安全感?装酷或“凶悍”的伪装,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变得越来越“弱小”。
或许正因为罗女士作为家长的这种“庇护”心理,让孩子在面对学校屡次的规劝改发型时,都无法达标,后干脆就请假在家里休息,以此来“对抗”校规,最终导致由于缺课太多,学校做出了退学决定。
这起事件看上去简单,无论法庭如何判,都没有赢家,毕竟孩子失学了,而失学所带给孩子的阴影又该如何去除?
孩子头发过长,无法达到学校的规定,家长“庇护”致使孩子以请假来“对抗”学校,这其中的过失,难道仅仅以“孩子追求个性和青春张扬”这个理由就能够承担的起吗?
对于孩子的叛逆,学校和家长是否进行过有效沟通?又是否了解孩子不愿意改变发型的初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思想世界都有着义不容辞的了解、帮助、开导的责任和义务。
依法规清退一个学生容易,但要用心教育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孩子改过却并不易。
笔者呼吁,对于中学生存在的各类违规穿着、打扮,学校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命令式地教导上,而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接受校规校纪,真正成为一个遵规守纪的学生。而我们的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制度,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能够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去,汲取这个年龄阶段该汲取的文化知识,接受应有的教育。
所以,孩子头发长,我们的学校、家长见识却不能太短,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