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宅基地转让或可解“围城”之困

21.12.2013  12:35

城外的人想进城,城里的人想出城。这是战争中的围城。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是用“围城”比喻人们的恋爱、婚姻和家庭,形象且生动。

当今中国也有各种“围城”之困,其中一种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进城,也有一些城市人口想出城。想出城的人口有多少?大概没有人做过统计,但肯定大大低于想进城的人。我猜想,大致有几类人愿意出城,一是少数先富起来的人,一是离退休或下岗人员,一是喜欢乡村生活的人,一是在城里混得不好的人。

现在城市膨胀过快,因为城市人口处于只进不出的貔貅状态。1949年以前的中国,人口自由流动,城里人到农村去没有阻碍。特别是清代以前的中国,京城里的官员大多退休后回原籍,不在皇上身边待着,免去很多政治上的是非。万一自己的政敌打个“小报告”,皇上一怒,不是杀头,就是抄家,还不如带着自己做官搂的银子回老家买田置地盖大房子,过着远离政治的田园生活。民国时期城里人出城,大多是躲避战乱。1949年以后的城里人出城,一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一是“文革”时期,大多都是政治原因,非个人自愿。

现在城里人要出城去农村居住,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他人必须到农村去或是不允许在城市居住。但是,事实上城里人要到农村居住,比农村人到城里居住还要困难。这个困难就是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农村人可以到城里买房,城里人却不可以买农村的房子,因为现行法律规定购买农村宅基地是违法的。

城市里有一些人自愿出城住到农村去,对国家有什么坏处吗?对城市有什么坏处吗?对农村有什么坏处吗?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估计制定政策和法律的人也未必能够说得清楚。无非也就是“祖宗”的规矩不能破了而已。而且,这个“祖宗”还不是“老祖宗”,是“新祖宗”。

可以说,一部分城里人如果自愿到农村去居住,对国家、对城市、对农村、对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城里人到农村居住,大多都不是空手去的,他们会带去资金。同时,他们还可以给农村带去各方面的知识。财富和知识到了农村,可以让近百年处于严重失血状态的农村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国家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让农村农民得到实惠,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何乐而不为呢?一件明明可以多赢、共赢的大好事,仅仅因为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而卡在那里,请为政者三思。

农民洗脚进城,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固然是当今的社会主流。但是,任何一个城市如果只准进城不准出城,就像一个人只准吃饭不准“方便”一样,早晚会憋出毛病来。今天的“城市病”,或许就是不许宅基地自由买卖的法规憋出来的。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允许宅基地转让,写进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一通百通”的高棋、妙棋,是一本解当下及多年“围城”之困的“好经”。“好棋”不能让臭棋篓子下臭了,“好经”不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这是我们的心愿。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