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注水球迷的虚假繁荣要不得

13.05.2014  12:21

周末的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日前在一场上海校园足球联盟杯赛大学组的比赛中,出现了1000余名师生现场助威的火爆场面。对中国足球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有点纳闷,校园足球出现这样人气爆棚的情况,还真是少见。经记者了解,这样的繁荣之下,果然别有机杼。原来,主队校方在组织学生观赛时用了“妙招”:看一场比赛可抵5次晨跑。

大学生大多不爱晨跑,看看各学校的“高招”就知道。强硬派,有扬州一所高校推出了指纹打卡系统,逼着学生不得不爬起来,否则要扣分;利诱派则以郑州大学为代表,该校发布政策,早上起床到操场上跑两圈,就可以领到3元早餐券。学生方面也拿出了各种应对:学术一点的,搬出《黄帝内经》证明不分冬夏的晨跑并不都有利于健康;不差钱的,网上发帖求人代跑。最符合时代特点的,是学生利用黑客技术直接进入后台篡改打卡数据。据新闻晨报5月8日报道,两个月前上海一高校发现晨跑数据记录系统被人黑了,经警方调查,一条由两名在校生建立起来的“网络代跑”黑客产业链浮出水面。

说了这么多关于晨跑的斗智斗勇,无非是感慨,想出观赛抵扣5次晨跑这个主意的学校,真是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只不过去比赛现场坐一会儿,就可以整整一周都可以不用早起。任何一个学生都会乐于接受这个交易吧。如此一来,校方有面子,赛场有气氛,学生有实惠,三方得利何乐而不为?也许有人还会因为琢磨出这样一个高招而沾沾自喜吧,毕竟赛场热闹是人人眼前的事实,背后的勾当有谁真正关心?但是,这真的是“”吗?学生没有真正锻炼到自己的身体,赛事主办方得到了一场虚假繁荣。真正舒服的,只有学校一方而已。所以,这种经验千万千万不要推广,否则为害深远。

被这种注水球迷带来的虚假繁荣伤害最深的,恐怕还是足球本身。中国的足球水平本来就够令人伤心的,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足球人口少得简直可怜,曾经爆出的打假球等丑闻就更是雪上加霜。如今,连球迷都是采取某种类似于“收买”的方式搞来的。没技术,没诚信,更谈不上带来任何荣誉感,这不是要把足球这项运动往死里整吗?

反观近邻日韩,同样的学生联赛,赛事组织正规高效,电台电视台直播,球迷更是真心、踊跃。今年一月中在东京国立竞技场进行的日本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的决赛吸引了超过5万球迷现场观赛,转播方连航拍都出动了。同样是学生赛事,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差异,这实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