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环评去“红顶”只走了半程

28.03.2015  16:04
原标题:新民晚报:环评去“红顶”只走了半程

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要在2年之内“烧掉”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机构,这些不折不扣的“红顶中介”,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恐怕是有目共睹。终于,它们的消亡进入了倒计时。

长期以来,受政企不分的影响,“红顶中介”已是普遍现象,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曾随机对具有环评资质的100家环评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有事业单位和国企身份的环评机构占了87%,真正民企性质的环评机构只有13%。而所谓事业单位或国企身份,往往与主管行政部门有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环评不为、乱为、直至腐败层出不穷,环评无法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对项目建设进行环境风险综合评估,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托,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关卡,这就好比企业产品生产要进行质量检测一样,不经严格的环评而上马项目,就如同不经质检而将产品流入市场,产品的危害只在一件、一时之上,而建设项目却可以波及区域,且会持续较长时间,危险之深之广显而易见。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便陆续引入环评手段来管控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中国发展起步晚,环评起步也晚,直到2003年才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的制度建设比较滞后,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但环境的污染破坏等不得我们慢慢地来,公众饱受环境破坏之苦,保护环境呼声极高,必须将环评当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才有可能为环境保护扎起坚实的篱笆,而正是目前不折不扣的红顶中介的存在,造成各种形式的腐败侵蚀环评,将底线突破,将篱笆拆除,各种项目违规上马,大量违法污染频发,让公众来支付极大环境成本和代价。

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烧掉”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机构,让环评中介与权力脱钩,理顺体制机制,引入环保第三方治理机制,加大公众对环境的发言权重,因为,环境的最终受益者或受害者是公众,他们的诉求要得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和表达。而让环评中介与权力脱钩,引入环保第三方治理机制,就是要让公众的诉求最大限度地被吸纳进来,而不是让环评成为一种摆设。

这实际上要求环评中介去“红顶”后,环评要成为一个带有竞争性的服务产业,要有法律制度的保护,促使其保持环评上的价值中立,而不是虽然脱钩于行政权力部门,又仍然与行政权力暗通款曲,或是被行政权力所“遥控”,那样的改革,必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环评去“红顶”只走了半程,必须要将环评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对待,重新思考环评和环保、环保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真正让环评机构做到价值中立,改革才可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