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二代药 延长患者一年命

24.01.2014  19:00

吴一龙

国际顶级刊物《柳叶刀肿瘤学》1月15日上线发表吴一龙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实践成果。

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被《柳叶刀肿瘤学》聘为顾问

中国医生跻身世界肺癌研究治疗第一梯队

新年伊始,著名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被国际顶级刊物《柳叶刀肿瘤学》聘为国际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成为迄今肿瘤学第一位中国顾问委员,在世界肺癌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吴一龙带领团队寻找到针对基因突变点治疗的一代、二代药物,其最新研究成果“阿法替尼与化疗在一线治疗亚洲有突发晚期肺腺癌的对照试验”,已于1月15日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线发表。

变化:大气污染导致中国肺腺癌占比激增至六成

在中国,每年新发肺癌超过60万人,平均每隔30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肺癌。”吴一龙发现,近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每年收治1500例新肺癌病人,其中60%是腺癌,这一比例在国内其他地区得到证实。

这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当时中国肺癌病人以鳞癌为主,约占40%,而腺癌为25%~30%。变化提示,在吸烟危害得到普遍认同后,中国因吸烟而导致肺鳞癌比例下降,而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的肺腺癌大幅上升。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一变化引起世卫组织注意,2013年10月17日,世卫正式公布,大气污染是肺癌致癌物,其危险程度等同于烟草。在此之前,世卫研究显示,吸烟对肺癌的贡献率达80%。

吴一龙介绍,中山、广州等作为国家监测点,纳入世卫发病统计,在广东步入中等发达经济水平前,肺癌的发病率为30/10万,而目前已经接近50/10万,从国际公认的中等发病水平,进入到高发水平。

突破:中国肺癌研究者找到85%的肺腺癌驱动基因

吴一龙近十年来见证着世界肺癌研究的重大突破,“最重大的莫过于找到每种肺癌的驱动基因”, 结合中国肺腺癌的异常进展,中国肺癌研究者找到了85%的肺腺癌驱动基因,吴一龙针对基因突变导致生癌,着力寻找有效药物进行精准治疗。

传统放疗结合药物的疗法,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约20.6个月。吴一龙带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28个研究中心,首先探讨出一代药物厄洛替尼与化疗间插疗法,对于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尤其有效,总生存期提升至历史新高的31个月,有的患者达5~7年。

吴一龙为第一作者的“关于化疗与厄洛替尼间插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试验”研究论文,于2013年7月在国际顶级刊物《柳叶刀肿瘤学》发表。

治疗:40%的中国肺腺癌患者可使用二代药

仅仅在7个月后的2014年1月15日,《柳叶刀肿瘤学》再次在线发表“阿法替尼与化疗在一线治疗亚洲有突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试验”研究论文,从而使吴一龙团队的晚期肺癌二代药,实现改变全球临床实践。

吴一龙介绍,二代药阿法替尼同样针对表皮因子受体,抑制驱动基因突变,从而治疗晚期肺腺癌。不过,一代药因为抑制后会自动脱离,疗效可逆;而二代药阿法替尼则是贴上后就嵌死,疗效更久,可称“不可逆”。

二代药有三大改进: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患者,可获比一代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8~9个月的基础上,再延长2个月生存期;少见基因突变而一代药无效的患者,二代药有效;一代药失效后,患者再服二代药,仍有成效。

吴一龙说,目前EGFR基因的突变点已经找到28个,中国肺腺癌85%找到了驱动基因,当中54%针对驱动基因找到了抑制药物,也就是说,40%左右的中国肺腺癌患者可使用二代药物。

由于中外基因差异,欧洲、美国等晚期肺腺癌患者,10%可使用二代药阿法替尼,获得提升11~13个月的生存期。美国FDA,已经批准二代药阿法替尼在临床使用。

应用:预计二代药今年底可在中国大陆上市

美国临床已经应用,那么中国的患者何时能用上二代药?

吴一龙介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成果公布后,已经向中国CFDA申请应用,预计今年底即可上市。“过去我们的新药总是比欧美晚应用3~5年,现在真的很快了,这是巨大的进步。

据了解,研究团队也正在与生产药厂谈判,尽力降低国内价格,最好的结果是不超过一代药特罗凯(厄洛替尼)。吴一龙最大的希望是二代药能与医保成功结合,这方面广州有很好的成功经验,目前部分大医院对特罗凯的使用已经可由医保覆盖。

心声:在肺癌研究上发出“中国声音”,我很珍惜

事实上,二代药物的研究已经持续4年,在36个全球多个中心进行,筛选出910名患者,364名患者参与。

据了解,吴一龙团队2013年在美国一次肿瘤学大会上初次披露二代药成果,《柳叶刀肿瘤学》主编主动约稿,2013年11月投稿后,经过多次反馈、回复答疑,最终发表。

2013年7月、2014年1月,广东医生的晚期肺癌治疗研究成果两次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刊物,改变全球临床实践和肺癌诊疗指南,“这意味着中国临床医生的研究实践,已经站到了国际同一水平上,不再跟随其后。”吴一龙说。

由于在肺癌研究领域的成果显著,2014年,吴一龙被《柳叶刀肿瘤学》正式聘请为国际顾问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也是迄今肿瘤学第一位中国顾问委员,中国医生跻身世界肺癌研究治疗第一梯队。吴一龙坦言:“虽然无报酬,只有付出,但可以在研究方向等方面发出‘中国声音’,我很珍惜!

已经越来越多像吴一龙这样的中国医生在全球科研机构担任职位,在专业前沿占据席位。比如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就有3名研究者在国际肺癌协会/学会上担任职位,与他们一起,为中国肺癌研究赢得国际声誉的,还有省内、北京、上海各1名医学专家。

提醒:肺腺癌更应注重早期发现

大气污染导致中国肺腺癌占比达60%,那么,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雾霾天尽量不开窗等个人防护措施有效吗?吴一龙个人认为,这些措施对于预防肺腺癌作用可谓微小,最有效的还是政府层面进行的社会治理,而且可能需要10~20年才见效果。

我们这一代,正处于生态与健康危急关头,更应注重的是早期发现。”吴一龙解释,肺腺癌早期多无症状,但通过低剂量螺旋CT,就可发现1厘米以下的肿瘤,“这时可谓治愈率100%”。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吴一龙建议,45岁以上人群,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每年做1次低剂量螺旋CT,“每次花费仅400元左右,作为保健计划比较合算”。

知多D:肺腺癌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黏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 X 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靳婷)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