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治公园设备“病”得先治“文明”病

22.12.2015  12:17
原标题:北京晨报:治公园设备“”得先治“文明”病

  原标题:治公园设备“”得先治“文明”病

  我们亟待提高的是文明的共同底线,而这其中既有我的责任,也有你的责任,每个人都不能免责。根治公园设备“”,见招拆招已不行,应该先从治疗“文明”病做起。

  据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市内多座郊野公园发现,多处设备老化破损,有的公园里甚至很难找到一把完整的座椅。有关方面表示,经费短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将其纳入全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并引入市民认领维护机制,方为解决之道。

  有钱好办事,没钱办事难,但既然要花钱,就要买个明白,不能模糊。

  市政补贴公园,花的是大家的钱,可主要受益者是公园周边居民,这就存在不对等,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周边居民应为此埋单,否则就成了用公共财政补贴房地产商,环境改善了,房价上涨了,可他们却没付代价。

  但,这依然不公平,郊野公园改善了整体环境,城里人也会来此游玩,大家都受益,凭什么只让周边居民付费?

  如此纠缠下去,恐怕很难找到解决方案,要么收费,要么公共财政给“”下来,此外很难让大家都满意。可收费了,人们来得少了,所得费用还是“”不活它,最终,仍要靠市政来承担,而总这样“亏本”,郊野公园的发展就会受抑制,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事,变成人人不愿招惹的麻烦。

  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公地危机”,而要解决它,一方面要调整利益结构,理顺关系;另一方面则要在大环境上下工夫。

  人固然有短视、自私的天性,但都有经济理性。如只是单笔交易,双方可能更倾向于零和博弈,不惜竭泽而渔,而如果是多笔持续交易,则双方更愿选择正和博弈,并主动拒绝“搭便车”的诱惑。

  理顺利益关系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万能的,总会留下各种死角,而这就要靠抬高底线、改善环境来解决。现实是,不可能每个公共设施都派人值守,如果没人看着,就可以想怎样就怎样,那么,人人都会是受害者。

  但,现实是我们常常落入这样的困境中:无人值守的车站,许多人居然就不知道应该排队;没有罚款的地方,往往遍地痰迹、垃圾;没有栏杆的绿地,会被踩成一片荒地;没有管理人员的公厕中,公物最先被破坏……仿佛没人监督,许多人总也做不成一个负责任、自尊的人,由此带来社会整体效率降低、社会整体成本的增加,却无人心痛。一片郊野公园,稍加爱护,人人都会从中受益,可破坏了,则人人都因此花了冤枉钱。

  从私民到公民,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育、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吝啬了,就得在修复被破坏公物时被迫浪费,而这个怪圈,已到了非打破不可的阶段。现实是,再纠缠于谁对谁错、谁应多负责的话题已无意义,我们亟待提高的是文明的共同底线,而这其中既有我的责任,也有你的责任,每个人都不能免责。根治公园设备“”,见招拆招已不行,应该先从治疗“文明”病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