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普京演讲征服国内 中印支持令俄增底气

20.03.2014  10:40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闪电”签署入俄条约令西方一片惊愕。虽然对俄罗斯的各种谴责不断从西方政客口中传出,但他们心中或许都明白:克里米亚的命运已板上钉钉。欧美还有舆论担心,过度制裁不但会逼俄加速“向亚洲投怀送抱”,还可能让这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朝鲜半岛和伊核问题上“对抗性说‘不’”。

德国《焦点》周刊19日说,西方现在只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制裁,最后两败俱伤。二是默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西方从此走向末路,影响力缩小。三是对俄罗斯硬碰,不惜发起战争,世界经济大衰退。“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9日援引俄罗斯之声政治分析师迪米特里·巴比奇的话说,早在十多年前,西方就已经失去了影响俄罗斯的途径,未来的措施也不会太明智。他认为,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瞄准了错误的人群,西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软弱、不足、太晚。”英国《一周》杂志网站文章19日的这个标题显然是在表达对西方的不满。文章说,普京要重新建立“苏联帝国”,西方面对这一威胁本应苏醒,但现在好像还在梦游一般。俄塔社报道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计划在自己的地图上标明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该学会主任胡安·巴尔德斯表示,在俄罗斯议会批准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联邦条约之后,这些领土就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我必须跟踪世界形势,以保证地图反映当前现实,无论现实怎样”。

西方的制裁,仅仅是做样子吗?”CNN以此为题的文章说,面对乌克兰乱局,普京如果闲着什么都不做,无疑是“政治自杀”。大多数西方领导人显然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们表面上不这么说。事实上,大多数乃至所有西方领导人或许都要感谢他们要对付的是普京而不是什么铁了心要恢复前苏联帝国的民族主义者。德国《斯图加特日报》19日称,普京让奥巴马和默克尔明白,谁是真正厉害的政治家。对外,普京采用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而他充满历史感的演讲显然征服了国内。

在克里米亚入俄协议签署后,普京在红场上受到了数十万支持者的热烈祝贺。莫斯科列瓦达舆情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度达到72%,是三年多来的最高点。CNN19日引用传记作者克罗波克的话说:“从许多方面来看,普京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过去100年中,我们从来没有一个领导人能够像普京一样如此接近俄罗斯的魂。”克罗波克还调侃说:“制裁俄罗斯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因为没有了俄罗斯人,谁来送美国宇航员进入太空呢?

西方有分析称,普京的底气里还有“中印支持”的原因。普京在18日的演讲中称,“我们感谢中国人民,中国领导人在看待克里米亚问题时,是从整个历史和政治现状的角度出发的。我们高度赞扬印度对这个问题的客观立场。”美国“美国思想者”网站称,全球1/3的人口支持俄罗斯立场,乌克兰危机算是结束了。熟悉金融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全球金融分析师凯文·弗里曼对美国新闻网站“theBlaze”说,“如果我们用经济武器对付中俄,他们可能会转而攻击我们,并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环球时报赴克里米亚特派记者 邱永峥 环球时报驻俄、美、德记者 陈效卫 杨明 青木 玉鹏 伊文 陈一】